媒体聚焦
2023年9月28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广州蓝皮书: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3)》。
针对“大文旅”融合浅层化现象明显、文化产业的支柱功能偏弱、城市文化安全新老问题交替等问题,蓝皮书建议以推进文商旅深度融合为抓手,促进形成强大的文化消费综合效应;集中资源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巩固提升广州文化制造业传统优势;积极发挥新型智库作用,系统提升广州的城市软实力与文化安全水平。
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
多元业态融合互动加快形成强大的文化消费综合效应
蓝皮书指出,文商旅深度融合不仅能通过产业链交叉延伸、业态嵌合重组催发出新的业态、产品和服务平台,培育出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动能,而且能通过文化、商业、旅游、科技等不同圈层间的市场复合以及多元业态的融合互动扩展形成更大的市场空间,创新打造出新的消费场景,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对提振文化消费形成强大的市场综合效应。
推动广州文商旅深度融合,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升政策、工作等的统合能力。蓝皮书建议,成立一个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文旅、商务、交通、市监、科技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协调机构。
一方面,针对文商旅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堵点进行专项治理,如开展文商旅资源联系不紧密甚至相互脱节现象的专项整治,对广州各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会展场馆、购物商圈、商务中心、交通枢纽进行系统的到达便利化建设改造,尽快真正实现高效的资源融通、业态嵌合。
另一方面,针对前期政策的不足和新的发展需求进行专项研究,对一些低效、过时甚至相互掣肘的部门政策进行及时清理,并尽快制定出台更加精准有效的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为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强大市场综合效应与消费吸引力的形成需要文化、旅游、会展、商贸、交通、金融等多元业态的相互支撑、融合互动。蓝皮书还提出,要抓好标志性重点项目建设,建议广州围绕天河路、北京路、广州塔、长隆旅游度假区、南沙邮轮母港等重点项目的功能提升、品质升级和品牌升级,集中资源培育打造一批有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地标性文商旅综合体、标志性高端消费旅游商圈和国家级文旅消费发展示范区。
串联文化、消费、生活场景
开启广州塔片区的“泛旅游”时代
“广州塔-琶洲商圈”是广州要打造的5个世界级商圈之一。在这片区域内,聚集了广州国际媒体港、TIT创意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等产业资源,涵盖了创意、科研、时尚等多种产业领域;近20处综合文化要素在此集聚,包括“羊城新八景”之一的“珠江夜游”,代表现代文化的“广州塔”、三馆一场,代表传统文化的赤岗塔以及代表中外交融的“大使馆”等,彰显了广州塔区域浓厚的文化底蕴。
但当前广州塔区域仍存在各类文商旅相关要素孤立发展,带动效应有限;现有商圈整体消费水平偏低,缺乏有影响力的国际一流商圈,导致消费场景模糊,难以形成有力的消费“记忆点”;文化资源并未进一步转化为资产,区域风貌混杂等问题。
与此同时,在广州塔区域内各核心要素的吸引作用下,客流大多聚集于双塔路、赤岗路、新港路等主街,主街经济初显活力,但并未向背街小巷有效渗透,从而在更大片区内产生良性循环。
为此,蓝皮书指出,广州应该梳理广州塔区域内商业、文化、旅游等资源,理清广州塔区域文商旅联动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广州塔区域的各类资源综合台账,根据摸查结果明确资源联动开发体系。
民进广州市委员会环境资源工作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三所副总工程师韦娅进一步展开道,要抓住“广州塔-珠江黄金水段”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建设“三馆一场”的契机,开启广州塔片区的“泛旅游”时代,串联文化、消费、生活场景,打造多层次的探索游径。
与此同时,拓展多元业态,营造标志性的“消费场景”。其中包括,发展以时尚购物、特色餐饮、数字文化、影视休闲为主的消费业态,打造沿江“网红”观光绿道,扩容升级“潮墟”步行街区,将城市生活引入滨江水岸;加快推动羊城广场打造集高端购物、美食休闲等于一体的高端商业综合体;联动T.I.T创意园、广州科学馆、广州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打造一批岭南文化特色消费品牌活动等。
此外,通过交通优化、公园植入、配套完善等多类提升方式,促进大街区层级的全要素提升。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