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社会保障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中国正在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报告显示,全民医保早已基本实现;2013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2亿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98亿人,有1.41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老年人都已领取基本养老金;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分别覆盖了1.99亿、1.64亿和1.64亿职工。社会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了“十连调”。社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不断扩大,抗风险能力增强,截至2013年底,五项社保基金收、支和累计结余分别达到3.52万亿元、2.79万亿元和4.51万亿元,此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突破1万亿元。初步建成社保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但是,报告认为未来制度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参保和政府投入带来影响;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三是城镇化加快,对制度适应流动性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人民群众对公平享有社会保障的诉求日益增强。
报告提出完善社保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社会保障。二是继续深化改革,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三是建立健全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四是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落实和完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发挥补充性作用。
工资分配关系得到改善
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与2012年的46769元相比,增加了4705元,同比增长10.1%,名义工资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扣除物价因素,201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7.3%。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与2012年的28752元相比,增加了3954元,同比名义增长13.8%,快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扣除物价因素,2013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10.9%。2013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609元,比上年提高319元,增长13.9% 。
近几年来,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增长较快。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遭遇经济危机、全面复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也经历了全面调升、暂缓调整、恢复性增长这样一个完整的循环。
报告显示,我国工资分配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首先,地区间收入差距呈逐渐缩小的趋势。2009年地区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低倍数为2.41倍,2010年下降到2.38倍,2011年地区间工资差距稍有扩大,为2.41倍,2012年又下降为2.33倍。其次是行业工资关系有所改善。2005年工资收入最高行业是最低行业的4.88倍,为历年最高;2010年为4.66倍;2011年为4.48倍。2012年工资收入最高行业金融业是最低行业农林牧渔业的4.30倍,比上年又有明显下降。其三是高管收入增速趋缓。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最高薪酬平均为55.6万元,2009年为61.4万元,2010年为66.8万元,2011年为72.9万元,2012年为75.38万元, 2013年为81.81万元,基本保持一位数的增长速度 。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