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专家视点

叶堂林:京津冀蓝皮书研创的几点思考
来源: 社科数托邦  作者:数字小皮 社科数托邦   发布时间:2023-04-04

  3月31日,第二十三届皮书年会召开,“京津冀蓝皮书”第六次斩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京津冀蓝皮书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带着这个问题,皮书数据库项目组专访了“京津冀蓝皮书”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教授,邀请他分享在蓝皮书选题、研究团队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体系构建、成果服务实践等方面的研创经验。

  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不断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团队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研究重点,把自身研究置于国家战略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不断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

  京津冀蓝皮书每年聚焦一个当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问题进行主题性研究。多年来,陆续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理论脉络与历史沿革、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协同发展进展测度、协同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进展、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协同创新和协同治理等专题开展前瞻性研;对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共建共享以及交通、产业、城镇、生态、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的协同创新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系统研究。

  近几年,京津冀蓝皮书在专注研究京津冀之外,也选择长三角、粤港澳进行对比研究。比如2022年,在研究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团队也对长三角、粤港澳的数字经济进行研究,作为对比。未来,如果京津冀内部的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好,研究团队就会和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区域进行对比,找出新问题,找出京津冀区域后续努力的方向。

  总结京津冀蓝皮书十余年的研创工作,蓝皮书的变,主要是应环境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变化而变;蓝皮书的不变,是持续服务区域协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展深化研究,逐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

  以研究团队为核心,形成“课题研究—咨询服务—学术论坛”互动模式

  根据研究发展需要,蓝皮书团队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以研究团队为依托,以课题研究、皮书研创为核心,以咨询服务和学术论坛为助推器,四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运作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的结构。

  一是强调研究团队建设。研究团队是皮书研创的基础和依托,强调围绕研究主题把区域内的研究力量整合起来,提升权威性。研究团队不仅包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教师,还包括“三地、四方”,即京津冀三地和中央机构的研究力量。始终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建设思路,即在核心成员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根据每年的研究重点和研究选题不同,对专家学者队伍进行适时调整。

  二是以课题研究提升蓝皮书学术影响力。课题研究是团队发展的核心任务和重要载体,也为每年的蓝皮书研创奠定基础。如2021年蓝皮书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当年的课题基本上是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开展的研究,高端智库的选题、北京市统计局课题、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的课题都是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如何深度融合来开展的。通过课题研究,加之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规划办给予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会科学规划办每年为京津冀蓝皮书设立一个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这为蓝皮书研创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三是积极做好资政服务。咨询服务是研究团队的使命和价值所在,也是提升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雄安发展都存在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实践很超前,但只做不说,理论部门也很难参与进去。研究团队与各级设有京津冀协同办公室的政府部门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国家发改委、北京市政协、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工信局等。我们的研究团队积极参与上述政府部门的课题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发展情况,结合自身理论知识,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这既有利于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于实践,又能够提升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的效率。

  四是举办学术论坛。学术论坛是扩大学术影响力的催化器,也是推进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的助推器。学术论坛可以让专家学者相互交流研究成果,碰撞出思想火花,也能够在交流中吸纳更多有实力的研究人员进入皮书研创团队。京津冀蓝皮书研创一开始就按照上述“三位一体”的模式开展与运作。

  建立学理研究与服务实践相结合,探索“顶天”“立地”的发展模式

  在“顶天”方面,研究团队强调学理研究,力争在理论研究方面站在本学科学术最前沿。研究团队申报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6项,其他项目18项。如“基于区域治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编号:17ZDA059)等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产业集聚演进与新动能培育发展研究”(编号:71733001)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中国软科学》《科研管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这些理论研究工作也有效反哺了皮书研创。

  在“立地”方面,京津冀蓝皮书的研创注重理论引领实践、理论顺应实践,在两种中间找到了一个中间点。以选题为例,京津冀蓝皮书的研创脉络随着时代的变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的变化,不断发生转变;研创内容也能先政府部门工作部署一步,作为其推进协同发展工作时需要重点参考的成果,引领其决策,这也是京津冀蓝皮书能够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和反响的原因之一。多年来,研究团队结合蓝皮书研创工作,为京津冀三地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与国家重大政策起草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和采纳30项。

 

  访谈稿件整理过程中参考了叶堂林教授《以京津冀蓝皮书为抓手,打造京津冀学术共同体》一文,发表于《高质量发展场景下的皮书研创、出版与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9月。

京津冀蓝皮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