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目标。随着“两会”的临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众多权威机构和专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分析,也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和反响。然而,在这些讨论中,对宏观社会形势的判断却显得相对不足,如认为其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而将其忽略,或把社会问题理解为就业、劳动、医疗问题而主要从经济角度讨论,抑或虽高度重视宏观社会形势却因各种原因未展开实质分析。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缺席,让我们在观察宏观形势时缺少了另一双敏锐的眼睛;而对宏观社会政策讨论的不足,尤其是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讨论脱节,则让经济政策的落地,缺少了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支撑。
1.社会形势影响经济发展前景
日益复杂的社会形势,已成为影响甚至制约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早在20世纪90年代,李培林就提出,社会结构转型是影响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另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说,以婚姻、生育、养老为代表的人口变化已是各界讨论的热点,不仅直接牵动社保、教育、医疗等社会政策,也对劳动力供给和人力资源素质等产生重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前景。但是,社会结构的问题绝不仅限于“人口结构”这样的显性议题。比如,我国整个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转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成为缩小收入差距、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关键所在。但社会流动状况并不乐观,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任重而道远。
一些社会问题,在部分领域和时点,甚至会成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以近期大家最为关心的预期为例,一些企业家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强、瞻前顾后,一些民众消费意愿不足、焦虑感却十足,“躺平”“内卷”同时成为热词。这些已经不仅仅是个体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心态。化解这种社会心态,就绝对不仅是一个经济政策的问题,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社会政策的问题。这些社会政策也不仅是民生、就业、医疗等领域的兜底式问题,而在更大程度上,是如何在社会领域化解社会失范、重建社会团结,在社会领域开展“宏观调控”,实现整个社会有机协调发展的“建设式”问题。
2.完善社会形势研究体系
社会学界30多年来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研究,呼应了时代的需求,影响力持续不衰,为更高水平、更强整合的宏观社会形势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9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每年都围绕“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这个课题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研究,发布的年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宏观社会形势报告集。正如李培林指出的那样,“课题组对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误判,就是始终坚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和辩证的视角,既看到发展的成就,也看到发展的问题”。这种视角也贯穿在社会学研究所一系列的其他宏观报告中。陆学艺领导的团队关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开创性成果曾引发广泛影响,社会心态研究的影响力也日益壮大。现在,社会学家们有了更加先进的分析工具、更加丰富的数据资源,应该拓展学术研究的链条,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心态的宏观分析上做出更有政策和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诸如收入分配、财富积累、社会保障、共同富裕、社会流动、社会心态等议题上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现有的宏观社会形势分析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升级改造,从而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成为与宏观经济形势并驾齐驱的研究领域。第一,“社会”依然是一个庞杂的模糊领域,对宏观社会形势的分析缺乏一个整合性的框架。民生、福利、教育、医疗、环境、人口甚至舆情,都可被看作“社会”,但又各成体系。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宏观社会形势分析中,在微观领域同样存在。比如ESG评估,虽然S(社会)是其中一个要素,但对S的量化评估是最为混乱和最为模糊的,让真正的社会价值评估的效果大打折扣。第二,对宏观社会议题的研究不足。虽然有“宏观社会学”这一概念,但学科化程度严重不足,有时只是变成了“宏大叙事”却没有坚实的实证支撑。而实证研究越来越沉迷于“微观旨趣”,一些学者呼吁的“宏观转向”尚未成为主流。第三,宏观社会形势分析尚未建立起与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类似公认的、成套的指标体系。与诸如GDP、CPI、国际收支、固投指标等不同,宏观社会形势的分析还缺乏认知度高、政策指向明显的指标。而对诸如失业率、就业率、基尼系数这样带有社会意涵指标的测量,往往也成了经济学家的工作。第四,宏观社会形势的分析往往善于以年度和年代为单位的中长期的回顾和总结,很少开展以季度甚至更短时间为单位的短期的研判和预测。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的日益丰富和技术的升级,以舆情分析、社会风险分析为代表,一些场景取得了单点突破,社会预测研究也方兴未艾,但整体上离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期待依然有较大距离。
为此,需要加快建立支撑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组织体系和政策体系。第一,应对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等关键学术问题开展研究。宏观社会形势分析,不仅要能拿得出一篇篇有力度的专题研究报告,而且这些研究报告还应该在一个整合的框架内形成自洽的理论逻辑体系和丰富的指标体系。第二,应加快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学科体系建设。目前,有意愿、有实力从事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专业科研机构还不够多,一些专业机构内部也未能形成专门的、稳定的研究团队,在人才建设、数据库建设、硬件建设上存在较大短板,甚至与一些市场化机构的差距也在拉大。第三,应加强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组织保障。就如同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和最终是政府相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样,宏观社会形势分析也应该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形成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同时,考虑到一些社会数据的敏感性,应建立起符合国家利益的搜集、分析、使用和发布机制;在一些指标上,鼓励第三方科研机构先行探索。第四,应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社会形势分析的政策体系建设。宏观社会分析既要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同时也要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协调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突破和超越传统的社会政策领域和模式,夯实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和观念基础,将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项目“共同富裕的阶段性衡量标准”阶段性成果)
作者:
吕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5日第5版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即可前往京东旗舰店购买本书
如需电子版请前往皮书数据库购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