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点状散发的新形势,我国一方面有序做好疫情防控,有效推进疫苗接种,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推动经济朝着更加稳固、更加平衡的方向持续恢复,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6日举行的《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发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谢伏瞻表示,蓝皮书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0%,2022年预计增长5.3%左右。
谢伏瞻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十四五”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以下三个方面需要重点研究和妥善应对。
第一要坚持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有效应对疫情冲击。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复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要有效应对全球产业出现的分散化、多元化、地区化、本土化趋势,降低芯片短缺、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国际海运运力紧张等问题对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的影响。一是集中力量强基础补短板,加快对关键领域零部件核心技术的研发,防止关键领域断裂风险。二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固优势、促协同,进入产业集群发展,巩固产业链。三是扩大贸易投资领域的开放力度,落实好RCEP协议以及参与CPTPP等框架的合作,共享中国大市场产业升级的红利。
第二要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有效需求管理。我国经济运行中既有供给侧问题也有需求侧问题,当前短期看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影响比较突出,这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总需求扩张较快,而生产供给能力跟不上的情况存在根本的不同。因此,应适度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力度,财政政策加力提效,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引导平均融资利率适度下降,通过综合施策促使有效收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争取和创造更大空间。数字经济是近年来重要的新增长点也是全球竞争的前沿领域。当前在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资本无序扩张、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问题。对此应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一方面加强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把握发展自主权。另一方面,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化,坚持规范监管和促进发展并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推动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要防范政策落实中的“共振效应”。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理念深入人心。绿色转型是一个中长期过程,既不能等、不能拖,也不能操之过急。一些地区和行业将长期目标短期化甚至影响了地区经济正常运行和民生保障,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下一步,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N”,为各地区、各行业制定更为详细的政策依据,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应加快建立碳排放相关的统计监测和标准体系,完善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政策配套,循序渐进平稳有序地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谢伏瞻还强调,当前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较为突出,正处在应对和化解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近期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土地出让出现了放缓迹象,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下跌和购房的观望情绪。房地产相关产业链条较长,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依赖较高的地区,房地产市场一旦过度放缓可能触发更为复杂的风险传导链条。
记者 徐蔚冰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