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声音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
今年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决策部署,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和联合救援能力,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于5月11日在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联合举行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代号“应急使命•2022”。
国务委员、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王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副指挥长、国务院副秘书长王志清,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甘肃省省长任振鹤,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急管理部、甘肃省委省政府、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实际身份参加并现场观摩指导演习。
演习模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发生7.5级地震,嘉峪关、金昌、酒泉、武威等地震感强烈。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灾区部分道路、电力、供水、燃气、通信中断,山区出现滑坡、崩塌。演习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设主演习场,在嘉峪关、酒泉、金昌、武威等4个市设分演习场,共投入主战参演力量5000余人。包括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安全生产、工程、医疗、电力、通信、铁路、公安、交通、地震、环保、气象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动用大型航空器9架,以及部分铁路、航空、公路运力资源、指挥车辆和救援装备器材及部分中小型无人机。
演习分为拉动检验、指挥演习、综合演习3个阶段,共设置18个大类科目、41个具体演习科目。在演习科目上,除地震救援中常见的建筑倒塌埋压人员搜救、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基础设施抢修、伤员救治转运、受灾群众安置等内容外,结合西北地区灾害特点和高原高寒环境,在实地或构设仿真场景开展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中欧班列抢险救援和雪山遇险人员搜救、高山峡谷景区游客搜救、矿井事故救援、机场设施抢修、铁路隧道坍塌救援、水电站险情处置等26个实战化演习科目。
本次演习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实战牵引、问题导向,吸收借鉴青海玉树地震等救援救灾经验教训,按照联合指挥、建制用兵、多方参与、实导实演的方式,研究探索高原地区和高寒条件下救援力量运用、技术战法创新、综合保障方法,突出灾害先期处置和重点灾种灾害、重大基础设施、重要民生目标的抢险救援行动,实战化组织相关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练指挥、练技能、练协同、练战法、练保障,全面检验应急指挥体系、预案体系、力量体系建设成效和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现状,不断强化全社会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进一步推动应急准备工作落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演习着力提高应急指挥效能和救援合力、推动各地强化抗大震救大灾准备、促进抗震救灾能力提升。在指挥体系方面,国家、省、市、区四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军委和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同步响应,机构间协调配合、同向发力,应急资源科学配置、统筹利用,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救援力量方面,消防、企业、社会、军队等救援力量全面展示,水、陆、空立体交叉施救,各类队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社会应急力量统筹,组建社会应急力量现场协调中心。在技术装备方面,各型模块化、标准化、轻型化、智能化应急救援装备针对不同场景开展救援,多架航空器编队作业、投送物资、转运伤员,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科技赋能充分展现。在救灾处置方面,社区和街道在灾后有序组织撤离疏散、科学自救互救,先期处置环节安全高效;受灾群众妥善安置,安置点秩序管理、服务保障、卫生防疫、心理援助以及水、电、通信等基本生活保障供应等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