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 全文
  • 标题
  • 作者
  • 摘要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

国家声音

从灾难中学会应对灾难

来源:宣教办作者:发布时间:2018-05-14
    5月14日,为期三天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闭幕。3天来,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回顾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和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成就,总结交流十年来国际社会在地震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我们欣慰地看到,恩格斯的名言再次被验证,“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震后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灾难中学习应对灾难,不仅灾区从废墟中重生,在重建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从巨灾浩劫中脱胎的应急管理事业,也从伤痛中汲取力量开创出新局面。
应对灾难的综合防范能力显著增强
    防震减灾理念更加清晰。以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为指导,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更加注重灾前预防,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方向更加坚定,发展思路更加开阔。
    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确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防灾减灾救灾领导体制。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整合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不断完善灾害预警、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灾后重建、社会动员运行机制。
    地震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发布实施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彻底取消不设防地区。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约14万所中小学校舍和2400万户农居进行了抗震改造,约6000幢建筑物和50座桥梁采用了减隔震新技术。健全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制定各级各类预案约30万件,地震应急演练常态化。在建和建成中央救灾储备库9个,建成国家、省、市、县4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地震应急救援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
    地震监测预测能力得到加强。建成由1107个测震台、1995个强震动台等组成的中国地震数字观测网络,监测技术总体达到国际水平。地震速报服务实现自动化,速报时间由10多分钟缩短到2-3分钟;部分地区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示范系统,实现了秒级预警和分钟级烈度速报。
我国防抗救灾的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大力实施“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大计划。“透明地壳”计划重在发展新一代观测技术,开展地壳深部探测,使“看不见”的地壳逐渐变得“透明”起来。“解剖地震”计划就是要对汶川、唐山、海城、玉树等典型强震,以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度详细解剖,利用大数据、超算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发展和提出适用于中国大陆不同构造带的强震孕震和前兆机理模型,研发和应用井下观测和空间观测等新技术、新手段。“韧性城乡”计划紧盯国际前沿动态,将综合减灾理念技术方法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各个阶段,降低我国城乡地震灾害风险。“智慧服务”计划围绕技术服务、产品服务、信息服务和应用服务等多个领域,构建地震科学大数据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化基础设施云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从地震监测预警、风险分布到避险逃生的全方位专业指导信息和一般科普知识服务。
    开展天地一体观测。“张衡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类观测卫星的国家,实现了我国地震天地一体化观测的革命性进步。2月2日,习近平主席和马塔雷拉总统互致贺电,祝贺中意合作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发射成功。
    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方法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两个首次:首次突破内河流域主动源激发和数据接收技术、首次突破基于性态抗震理论的核心关键技术难题。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计划(ChinArray)顺利实施,获取了南北地震带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地下精细结构,数据质量和处理结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制高灵敏度新型测氢仪和测汞仪,国家重大仪器专项支持的绝对重力仪、海洋矢量测量仪研发取得重要突破,有望形成产品,打破国际垄断。
    广泛推广减隔震技术。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多幢,约占世界的一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一批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采用了减隔震技术,有效提高了抗震能力;针对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约6000万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突破了P波预警、阈值报警等关键技术,已在福厦线、成灌线等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我国对全球防抗救灾的贡献不断加大
    积极开展防抗救灾国际合作。截至2017年,我国已与全球77个国家、13个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中4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地震合作协议。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41个国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签订了22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在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科学技术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合作。
    广泛开展人道主义援助。2007年至今,共为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老挝、缅甸和萨摩亚6国援建了40个地震台站,培训100多名技术人员,项目总金额达6350万元。正在实施的中国—东盟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系统将整合30个地震台站,实现对中国南海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赴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海地、日本和尼泊尔等国执行10次地震救援任务。 2012年以来,承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6个、援外台网建设项目2个、亚洲区域合作专项项目9个、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1个。
    不断为全球防抗救灾贡献中国智慧。我国共有12名专家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会(IASPEI)、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亚太经合组织地震模拟国际合作组织(ACES)、国际地震中心(ISC)、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等13个重要国际组织任职。2011年以来,共有约1100人次参加IASPEI学术大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在华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亚天山地区地震学系列学术研讨会等10多个国际学术与工作会议,我国在全球防抗救灾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持续提升。
    十年弹指一挥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主席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思想和对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的致信中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法治体系,优化工作职能,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增强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