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几种模式
(一)模式一:文化艺术据点
在文物古建、传统民居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植入“文化+艺术+消费”复合业态,以艺术品格提升项目的消费吸引力,使其成为文艺青年、艺术爱好者打卡和聚会的场所。例如,北京东棉花胡同的蓬蒿剧院利用改造老建筑,常态化开展戏剧排练、演出、工作坊及讲座等活动,举办南锣鼓巷戏剧节,配套咖啡厅、餐厅等,成为胡同深处的艺术打卡地;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全国文保单位智珠寺在保护修缮的基础上,改造成为公共艺术空间,植入艺术馆、咖啡馆、西餐厅等设施,昔日的寺庙大殿变成小型会议、论坛的举办地,使几百年的文化古迹获得新生,2012年该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利用北京市电影器材厂废弃厂区改造的繁星戏剧村,拥有5个风格各异的小剧场、1个美术馆、1个会所、1个主题艺术书吧、2个主题餐厅,成为北京著名的文艺演出场所。
(二)模式二:主题文化园区
利用成片的、规模较大的文物古建筑群、旧民居、闲置厂房设施,按照“文化+消费+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设置公共文化艺术展示空间、潮流消费业态、餐饮等,聚焦特定产业方向,逐步培育文化创意产业。例如,利用原北京纺织仓库打造的朗园Station,定位为国际文化交流社区,社区中的文化科技、文化消费和公共文化三类业态按照5∶3∶2的比例进行配比,成为京城新的文艺打卡地,同时聚焦影视后期制作产业环节,引入核心企业,逐步培育特色文创产业,促使文化、产业和潮流消费的融合。
(三)模式三:古风商业街区
可以修缮、恢复古建筑群,打造集中成片的文化商业街区,并植入全新业态或功能,引入潮流商业品牌,使其成为古风商业街区。北京坊、南锣鼓巷、隆福寺等,就属于这类型项目。北京坊位于前门大街,定位为“中国式生活体验区”,劝业场等老建筑被赋予了全新功能,引入星巴克臻选、MUJI HOTEL、Pageone书店等品牌商业,自2018年开启以来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如北京坊设计周、新年音乐会、东邻西坊艺术节,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新样板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空间。
(四)模式四: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
这类项目利用规模较大的闲置工业厂区等打造,产业业态丰富,功能完善,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如798艺术区、751艺术区,由于早期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进入,逐步形成特定群体的集聚,旧的工业厂房纷纷被改造成展览厅、会议厅、工作室、餐厅等,艺术家的集聚带动了周边业态的发展,包括会议、展览、培训、节事等,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文化艺术产业链条、生态圈,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国内标杆艺术产业园区。
——摘自《北京旅游发展报告(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