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
详细释义
神乐署位于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由署门、凝禧殿、显佑殿等建筑组成,是天坛祭天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最高乐舞学府,用于培养京城各坛庙祭祀所用的乐舞生,也是国家祭典的奏乐机构。祭典举行前,所有参加人员需要来此培训、排练。这个空间“装置”着一种明清皇家祭祀用乐——中和韶乐。上古以五声、六律、八音进行德教,乐的精神教化和礼的行为约束,共同建构了礼乐制度,并在传承中不断巩固观者对其合理性和正统性的认同。周代起“以礼制乐”,将宫廷乐、祭祀乐、礼仪乐统称“雅乐”。明朱元璋更名为“中和韶乐”,集礼、乐、歌、舞于一体,“中和”历来被视为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准则,昭显雅乐作为礼乐的社会功能。音乐表演者在祭祀场景中,对被祭祀者的德行、影响做评价,昭示后人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声音的秩序”从而建立。1421年,明永乐皇帝朱棣迁都北京,沿袭南京旧制建北京天坛、地坛、神乐观,负责祭祀礼乐管理传习,清代沿用。清乾隆八年(1743),神乐观更名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神乐所更名神乐署,管理演乐及审定乐器音律事务,负责选拔和培养北京各庙坛祭祀乐舞生和官员祭祀礼仪训练等;1911年清朝灭亡,乐舞生散落民间。1914年,袁世凯举行祭天大典,中和韶乐最后一次在天坛使用。1916年,民国政府在天坛设立北平坛庙管理处(后改名为北平坛庙管理事务所),中和韶乐由乐舞传习所管理并传习。1951年,北平坛庙管理事务所改组为天坛公园管理处,中和韶乐乐舞谱、乐器等由天坛公园管理处保存。祭天大典每年冬至日在圜丘举行,乐生在圜丘南侧棂星门后奏中和韶乐,舞生在乐队前面跳舞。中和韶乐的表演团队分为乐队和舞队。乐队所用乐器,八音皆有。“八音”本来指八种制造乐器的材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后引申为我国古代乐器的八种分类。其中,丝、竹类乐器,演奏出的音乐呈线性,平和舒畅、婉转圆润,适合演奏主旋律;而金、石、革类乐器发出声音呈单体颗粒感,能营造出激昂、肃穆的氛围,常用于伴奏。两种乐音风格相互中和、补充,彰显祭祀用乐的中正与庄严。朱元璋将前朝雅乐编制规模改小,乐器种类不减,分别为:编钟、编磬各一虡,每虡各十六枚,琴十,瑟、搏拊各四,柷、敔各一,埙、篪、笛各四,箫、笙各八,应鼓一,歌二十二,协律郎一人执麾以引之。后又增龠、凤声各四,埙二,搏拊减为二。清朝承袭了明朝的表演团队规制,乐生八十五人,舞生一百二十八人,总数超过二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