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系列专家观点
一、产业定位与分工日趋明晰,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制度设计日趋完善,配套政策相继出台。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围绕产业发展定位、产业转移承接、产业协同发展等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并聚焦科技创新、产业疏解承接、产业链共建等重点领域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为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产业分工逐步清晰,协作发展积极推进。根据对京津冀三地工商注册数据的分析可知,当前北京科技研发与商务服务行业优势明显,天津在金融及租赁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具有优势,河北则主要聚焦生产制造环节。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企业及园区间的合作持续加强,先后组织召开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招商推介会、京津冀工业园区推介会及多场专题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实现了分地域、分行业、分主题的精准对接合作。
二、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北京研发、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一是北京的资本辐射中心地位持续稳固。2014~2023年,北京对津冀的投资额占三地互投总额的比重由60.02%上升至80.33%。2014~2023年,北京对河北制造业的投资额由16.84亿元增加至157.03亿元,占北京对河北总投资额的比重由5.78%上升至14.59%;天津对河北制造业的投资额由6.48亿元增加至76.63亿元,占天津对河北总投资额的比重由13.33%上升至47.19%。这表明河北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二是北京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不可撼动,三地联合创新态势良好。以2023年为例,北京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为94361件,是天津(9561件)的9.87倍、河北(11523件)的8.19倍[1]。京津冀三地联合创新态势良好,2020年,京津冀三地合作专利数量为11611件,是2013年(5252件)的2.21倍。三是北京的创新资源加速辐射至津冀,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2014~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攀升,2023年达到748.7亿元,占流向外省份的比重为15.1%[2]。
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产业走廊初具形态
一是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集群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3~2023年,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网络安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的存续企业数及资本规模持续扩张,各集群累计授权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35%。二是集群各节点间的关联关系日趋密切,产业集群网络逐步完善。京津冀集成电路、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形成了京津“双中心”空间发展格局,网络安全、生物医药及安全应急装备产业集群则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三是廊道发展基础良好,推动产业走廊加快形成。京津冀地区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加之构成产业走廊的科技园区、产业园发展实力较为突出,京津冀五大产业廊道(京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廊道、京保石新能源装备产业廊道、京唐秦机器人产业廊道、京张承绿色算力和绿色能源产业廊道、京雄空天信息产业廊道)均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四是廊道各节点产业联系愈加紧密,产业走廊初具形态。根据京津冀地区产业联系强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北京和天津的引力值排在首位;在新能源装备产业中,北京和保定、北京和石家庄的产业联系强度增强;在绿色算力和绿色能源产业中,北京和张家口的引力值排名第一,北京和承德的产业联系处于高强度等级。
四、重点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一是制造业高端化进程加快推进,“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分工格局初步形成。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呈现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特征,这将大幅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推动京津冀制造业向高端化迈进。京津冀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整体呈现由京津走廊向东部沿海及冀中南腹地扩散的特征,其中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已逐渐退出北京,呈现向冀南地区转移的特征;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临海指向趋势明显,呈现逐渐向环渤海地区扩张的特征;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呈现环京津协同发展、向冀南地区扩散的特征。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河北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服务业发展迅速。京津冀地区服务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牵引下,京津冀地区的服务业新设企业多向西南方向布局,廊坊、保定、石家庄等地服务业发展迅速,河北服务业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三是数字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且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日趋合理。2013~2022年,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在营企业注册资本额由29457.86亿元增加至69390.5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99%[1];京津冀地区中小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且增速快于大城市(北京和天津),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日趋合理。京津冀各地数字产业创新水平呈上升态势,且创新水平的绝对差异有所缩小。
五、非首都功能疏解、自贸试验区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非首都功能疏解助力北京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14~2022年,北京禁止和限制类制造业中企业减少量排在前五的产业分别为纺织服装、服饰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年均降幅均超过30%;高技术企业由37.42万户增加至85.71万户,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由0.24万户增加至0.28万户,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由37.18万户增加至85.42万户[1]。2022年,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达10353.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4.88%[3]。二是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制度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不断加强,在制度创新领域同向发力,已形成深层次、系统性的政策集成创新。京津冀三地定期召开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席会议,并于2023年签署了《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行动方案》,这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为打造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先行区提供制度保障。
数据来源:[1]龙信企业大数据平台;[2]京津冀三地统计年鉴;[3]《北京统计年鉴2023》。
本文节选叶堂林,王雪莹:《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载叶堂林,王雪莹,江成,刘佳主编《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第1-22页。
作者叶堂林,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库)执行副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执行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王雪莹,经济学博士,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