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皮书数据库 登录 注册
专家观点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吴传清、尹礼汇、孟晓倩、邓明亮、张诗凝 发布时间:2024-09-28

一 研究结论

①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碳生产率提升,同时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带动相邻地区工业碳生产率的提升;②数字经济对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在四大板块、沿海和内陆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不同绿色创新水平地区,数字经济的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赋能效应存在差异,在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创新水平地区更加显著;③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碳生产率提升。

二 政策启示

(1)充分考虑空间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工业低碳转型路径。立足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提升各地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一是从各地区资源要素优势和产业发展模式出发,充分发挥高工业碳生产率和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工业企业科学制订减碳增效目标和“变绿”计划,以数字化、低碳化、绿色化等综合性举措,进一步激发低工业碳生产率地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潜力,逐步缩小工业碳生产率地区差异,推动中国工业领域低碳转型从“非均衡”向“均衡”发展。二是强化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区域的联动协同,加快建立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破除区域空间壁垒,促进各区域工业碳生产率协同提升。

(2)挖掘数字应用场景,助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挖掘推广工业数字化低碳解决方案。一是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提升数字经济服务和支撑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不断深化数字经济与工业发展渗透融合,依托数字技术在资源要素配置优化、生态环境治理、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等各方面的支撑作用,积极开展数字技术与工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节能降碳增效作用。三是加快建立工业领域数字化碳管理体系,以数字化手段建立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分析体系,提升工业领域碳排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能力,以数字化管理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3)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工业绿色低碳创新水平。坚持把创新作为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第一驱动力,继续加强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工业绿色低碳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围绕工业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关键环节,全方位推进低碳工艺、节能装备等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缩短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距离,培育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动能,塑造工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新优势。二是继续加强工业产业创新,以数字经济与工业产业深度融合为契机,持续促进业态融合与创新,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级化方向升级。三是探索建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合伙人制度,进一步强化数字技术对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四是聚焦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难点,加快完善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研究相关配套机制,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要素资源,为数字化助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4)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升工业碳生产率是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一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发挥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赋能工业碳生产率提升中的间接作用,以数字经济新模式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进而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发挥数字要素、数字技术突破物理距离限制的作用,加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区域联合互动,实现区域间工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挥数字平台、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在资源配置、环境监测、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数字经济赋能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工业碳生产率,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领域全球竞争的制高点,在工业产业转移和产品贸易过程中,强化产业产品筛选,提升工业领域开放发展质量;五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挥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化公共服务等数字经济新优势,促进工业生产数据要素、数据信息跨区域跨行业共享共通,消除工业产品消费区域和人群壁垒,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

——摘自《经济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