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代表发声

全国人大代表张义民:把美丽乡村的“致富经”转化为“代表建议”

来源:“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2-23
  这几天,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还在马不停蹄地走访调研,赶在赴京参加全国人代会前抓紧收集民意,为提交建议做最后的修改完善。
  去年,张义民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从田间地头走来的基层代表,他自然最关心乡村振兴。今年,他继续关注这一话题,聚焦农村发展中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和如何留住农业人才的问题。“要多为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说点话,把我们美丽乡村的‘致富经’转化为‘代表建议’。”张义民说。
  培育农村“新土特产”
  生在芦胜村、长在芦胜村的张义民是一个“返乡中年”。2014年回到家乡芦胜村,44岁的他决定在农村基层“从头再来”。2018年,他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村里人都夸,张书记上任后没少操心村民们的“钱袋子”。确实,怀着深厚乡土情结的张义民要做的不仅仅是令“村头”变为乡村振兴的“秀场”,更要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让村民的“钱袋子”结结实实地鼓起来。
  为了成就上海农村的“美丽经”和“致富经”,张义民在琢磨透“土、特、产”这事上花费了大量力气:“可模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经验实际上几乎没有。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必须找准乡村振兴‘发力点’,地理位置、产业特色、人才优势、周边配套都要综合考虑在其中。”随着不停地调研、走访,张义民与村委会将芦胜村规划为宜居型乡村,带领村民把产业思路投向了都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如今,距离前滩只有5公里的芦胜村,其“前滩后花园”的定位很快让村民们实现了长效增收,既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还带动了芦胜村的高质量发展;村里的4个合作社已被打造成集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地标,科技创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为乡村产业管理赋予新动能;随着银都路越江隧道的建成,更多文旅商业将入驻芦胜村。
  让村头公益成为新风尚
  宜居宜业的芦胜村如今树绕村庄、水满陂塘。一到春天,田园之间尽是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的乡野风光。
  回看芦胜村这些年来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既要让本地人为自己共同的家出力,又要让“客家人”也能爱上生活的地方并积极转化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历经“五违四必”环境综合整治、农民动迁安置等多轮工作挑战,张义民清楚地知道,农村工作的突破口在于“带头人”。
  “我们要求党组织带头、发动党员带头、邀请乡贤带头,带动村民们一起参与干。”张义民创建了“芦胜PVP模式”:依托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178名村民积极参加美丽乡村志愿活动,公益成了新风尚。
  这些年,村里的民生实事项目一一落地,不仅村容村貌变了样,村民生活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方便村民看病配药的芦浦医疗服务站开张了,“沪剧沙龙”也找到了新址,村民们在村头河边开起议事会。村民志愿服务队还出了圈,芦胜村“PVP模式”在闵行其他街道推广复制。
  为民履职始终在路上
  在张义民所提供的履职照片中,一个多年前红色办公椅椅背上的破洞格外醒目。当记者询问这张椅子有没有更换时,张义民回答道:“平时工作太忙了,反正也不影响使用,干吗换它。”过去的一年,张义民依然是忙碌且充实的,5月至12月期间共参与了15项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活动。去年12月25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二次审议,张义民列席了这次会议。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关注的内容得到全国人大的重视,张义民相当兴奋:“一部法律要适用于全国,立法过程需要精雕细琢反复打磨,我也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接下来的调研方向将关注如何留住农村农业科研人才,习总书记说过:‘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留住人才相当有必要。”

 

扫一扫关注用户微信群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智库观点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