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4-09-20
作为我国第一代汽车海归人才的代表,40年的海内外学习工作经历让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对创新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企业的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创新真正的精髓。产品创新涉及知识面广,任务紧迫压力大,对时间和成本要求高,团队创新比独立研究效率高很多。”在许敏看来,企业是最好的创新阵地,也是创新的直接受益者,创新可以帮助中国车企跳出内卷怪圈,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道上。
企业是最好的创新阵地
一方面,汽车行业“卷”的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创新虽然提的很多,但多是口号,到底什么是创新,中国企业却存在很多误解。“20年海外留学工作经历,和归国后在汽车行业20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内外对创新理解的偏差。”许敏介绍,留学阶段带给他的最深刻感受是,国外大学研究的是创新性命题。
在日本广岛大学从事硕士生、博士生研究学习时,柴油直喷喷油嘴内部流动可视化和直喷燃油系统及喷雾数值仿真是许敏的主要研究方向,这些研究命题均来自产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需要新的物理现象研究和方法论研究,没有先例,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和挑战性。在研究过程中,许敏也曾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甚至绝望,但这个过程锻炼了他的毅力和不屈的性格,提升了研究能力和自信。
1991年,许敏前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师从世界喷雾研究领域领袖Norman Chigier教授,主持参与了各色各样的工业界应用场景的喷雾研究,当时美国工业产品开发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工程经验,许敏和团队应用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企业完成很多颠覆性的产品创新。“基础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方法、工具等可以在很多工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工程研究的真正目的是服务产业,不只是发表论文,要在工业创新实践中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去创新开发产品,扩展理论研究领域,让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许敏表示,美国企业大多崇尚创新,美国企业对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是产品创新。以通用汽车为例,其对前瞻研发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是创新开发优于竞品的产品,即使新技术应用方面已经落后,也不妥协、不跟随。刚入职的前瞻部门工程师,如果在半年内没有提出颠覆式产品概念创意并通过多级评审,可能会失去工作岗位。同时,美国企业也重视成本,在福特和伟世通,以成本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会得到更多。商业上或许已败于行业内卷,但是他坚信创新才是走出困境的出路。
许敏强调,原始创新是针对技术和市场发展产生的新需求、对已有技术的批判式研究、产品的痛点和缺陷、企业从竞争中胜出的需求等,提出超越性的新概念、新方法、新解决方案,并经历多重挫折和失败,最终完成全新的,将认知、技术、产品提升到新高度的创造性工作。
工业和技术发达的国家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研究、产品开发等方面非常重视原始创新。原始创新被认为是高端技术人才必备的能力,是很多前瞻性产品开发工作的起始点。技术人员通过创新活动能培养出优秀品格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批判能力、想象力、好奇心、创意涌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创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打破惯性思维模式,变成创新性人才。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是最好的创新实践,鼓励、甚至要求工程师创新能激发旺盛的创新斗志,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许敏强调,企业工作的经历,让他学到了创新真正的精髓,产品创新涉及知识面广,任务紧迫,压力大,对时间和成本的要求高,团队创新比独立研究效率高得多。因此,企业是最好的创新阵地。
中国车企的致命弱点是缺乏原始创新能力
2023年初,我国汽车行业开始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以价换量策略严重地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许敏坦言,虽然当前汽车技术革新层出不穷,但是缺乏原创,没有技术壁垒,大量新产品外观相似、配置雷同、技术同质化,只能降价竞争,甚至引发企业互怼。“内卷已成为行业健康发展最大的阻碍,我们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提倡以创新赢得竞争,完成优胜劣汰。”许敏表示,目前汽车产业的残酷竞争和内卷,表明中国汽车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力有了巨大进步,但产品同质化严重,消费者需求难以把握,车企需要打造爆款特色产品才能通过差异化胜出。
中国汽车行业技术跟随阶段已经结束,但中国企业在技术引领和产品创新方面发展不尽如人意,即使在最前沿的电池、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还是以跟随性研发为主,缺乏开创性、颠覆性的原始创新。“中国大多数车企面对挑战,忧患焦虑,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寻找突围之路, 但是目前谈忧患的企业多,谋出路的少。”许敏如是说。
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是阻碍创新的主要观念,中国企业强调多快好省,但很少提破旧立新。人口多、资源少、害怕贫穷是长期困扰人民生活的客观因素,竞争无处不在,物质追求成为主要动力和目标,无暇顾及精神生活,缺乏信仰,难以达到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境界;应试教育虽然保障了公平竞争,培养大量理论知识扎实、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优等生,但在批评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协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创新活动所需的关键能力上培养和训练严重不足。学生只在乎成绩、不善于创新。
“中国车企一直处在快速追赶阶段,成功的标杆在前,把精力放在吸收学习、降本增效和‘卡脖子’技术攻关上,对创新需求不大。”许敏表示,创新需要较大的资源投入,有很大的风险,要经历很多失败,通过不断改进才能成功,时间成本也比快速跟随大得多。政府、资本、企业等资源拥有方没有足够的耐心、宽容度和冒险精神;创新人才和团队空有创新概念,得不到市场机会、资金、上下游产业技术支持,无法实现想法到现实的转化。
中国车企的致命弱点是缺乏原始创新能力,如果能突破传统观念和文化理念方面的瓶颈,中国高端人才的人口红利将转化成为巨大的创新源,政府、企业、资本、客户等都迫切期待这方面的突破,因为创新所需要的外部条件早已具备。在创新驱动的新时代,要在文化、观念、教育、战略和方法等多方面彻底消除各种障碍,建立崭新的崇尚创新文化,强化创新体系,打造以创新为主的技术研发平台和企业。
许敏强调,在错综复杂又充满希望的局势下,中国车企若能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将有望杀出重围,取得跨跃式发展,“问鼎中原,称霸世界”。此次内卷竞争必将终结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将形成几家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参与竞争,最终成为世界级超级品牌之一。
从理清概念开始做好原始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的创新发展中,中国企业对创新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科学研究不是创新,是针对社会和自然界现象和问题,经过调查、推理、实验研究、分析、验证等,发现其客观规律。
前沿技术也不是创新,是在某个技术领域最新的、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技术尖端,通常已有原始创新者和领跑者,多数人在跟随、改良、扩展和应用。
“风口”产业也不是创新,而是追逐新的技术潮流和未来市场,不能等同于创新。
许敏坦言,创新成为时髦概念,被误用、泛用、滥用,已有技术借创新之名重复投资,造成产能过剩、产品滞销、企业倒闭。资源浪费严重,让创新驱动难以实现。而真正的创新得不到支持,中国缺少真正的风险投资选择支持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原始创新,政府资源也更应该多向原始创新倾斜。
“创新通常被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不同类型,但不能把学习、跟随和叠加式集成当作创新。无论是哪种方式,判断创新的唯一标准就是“前所未有”这四个字,具备突破性、颠覆性、开拓性、差异化等明显属性。”在许敏看来,创新的范围很广,可以涵盖产业的所有方面,有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需求、问题、竞争、技术、成本、瓶颈等很多方面深度挖掘和研究都可以成为原始创新的创意来源。
许敏强调,产品创新最难的是创新概念的产生,需要始终用质疑、批判、超越的心态审视已有的产品概念和需求,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需求没有止境,技术持续进化,产品优胜劣汰。产品创新研发和通常的产品开发在方法论上有很大不同,需要大量前期策划、分析、验证、筛选、优化,逐渐减少不确定性,增大可行性,是一个螺旋式递进的探索开发过程,有较大失败风险。以许敏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为例,他所在部门的创新项目平均成功率仅20%。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创新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值得欣喜的是,经过多年积累,许敏带领团队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中国汽车行业的创新土壤正在形成。以低成本无感化水平对置活塞增程器的研究为例,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业界一直在用传统发动机的直列四缸结构,在以电为主的架构中成本高、尺寸高、噪音明显,且功率过大”的产品现实需求,许敏带领团队,创新采用水平对置活塞两缸发动机取代,回归最简洁结构设计和最简单气道喷射和自然吸气配置的方法,创新研发出低成本无感化水平对置活塞增程器,这种增程器表现出成本重量减半、振动抵消、结构扁平等多项优势,正在和企业合作实现量产,下一代更具有颠覆性的产品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
中国汽车产业经过20多年的急追猛赶,已经快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具备开发各种世界一流水平汽车产品的能力。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赛道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在产业进步过程中难免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但目前汽车行业产品技术同质化严重,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和内卷式恶性竞争已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伤害。汽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这提醒汽车行业,多快好省的跟随式发展阶段应该结束,创新才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
许敏最后强调,原始创新需要第二次解放思想。“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企业要规划创新性项目、资本要投资高回报率的颠覆性原创技术、政府要重点哺育可能会改变行业方向和格局的突破性创新种子、社会要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环境。企业是最好的创新阵地,也是创新直接受益者,创新将帮助中国车企跳出内卷怪圈,进入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轨道上,使中国创新造福全人类。”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