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作者:发布时间:2024-01-17
12月22日,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指导、中国汽车报主办、北京汽车博物馆支持的第十六届消费车型盛典在北京汽车博物馆盛大举行。本次盛会以 “融合、增长、蝶变”为主题,由产业界、企业界等多方人士深入研判中国汽车产业变革及市场走向;科学、理性探索行业、企业、全产业链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师建华发表了围绕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情况的主旨的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中国汽车报邀请参加第16届消费车型盛典,接下来我就结合行业工作体会,围绕这次车型盛典“融合·增长·蝶变”的主题谈谈对新能源汽车的浅显认识。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39.2%和30%,首次双双突破100万辆,迈上了新台阶。今年1-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8%,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可以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稳步增长的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产品格局在从哑铃型向橄榄型的结构加速转变。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了从城市大型车辆和微型车到轿车,从高端豪华电动车和小型电动轿车到中级主流轿车的两头挤过程,基本实现了车型的全覆盖。
第二,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从量变向质变转化,成为拉动增换购市场的重要力量。从市场份额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了84.7%,带动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升到45.2%。而今年1到11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5.8%。从价格上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均价从2019年的10.5万元,提升到了2022年的14万元,接近合资品牌的16.6万元的水平。
第三,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呈现出了逐渐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快速延伸和市场下沉的特征。2022年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特大城市的销量占总销量22.8%,而中小城市和县乡市场等二三线以下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了57%,预计今年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购车需求将持续释放,销量占比有望超过60%,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也符合我们过去十几年来汽车产业产销量高速增长,二三线以下城市发挥主要作用的规律。
第四,纯电动车型的竞争力将持续上升。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乘用车,未来5-10年在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中的比例将从2022年的22%上升至30%至40%,并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成本的下降以及模式创新,加上充换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油耗和碳法规趋严,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相对纯电动车型的竞争力将是下降的,2023年开始市场占有率或逐步降低,并最终有可能退出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汽车产业转型、汽车市场变化加快的新趋势,新能源汽车从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也将加速。因此,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跃迁和升级中,将经历一个转型“阵痛期”,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补贴全面退坡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与跨界造车力量不断涌入,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纷纷发力,致使纯电动、增程式、插混动力与燃油车竞争将更加激烈。汽车市场已经进入“内卷”加剧、大浪淘沙的市场洗牌新阶段。
二是结构性矛盾凸显。电动汽车大规模快速普及超出电力行业预期,城市配电网复合压力大。转型有序充电与车网互动面临诸多挑战,充电难与能源产业转型阵痛逐步加强。而随着对电池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进入电池产业,电池产业链与整车产业链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
三是供应链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存在的个别不公平竞争及人为打压,原材料价格不稳,芯片结构性短缺,以及外部环境变化也给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巨大变革,“换道超车”的中国汽车产业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汽车时代,汽车产品在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网联及数字化方向发展,汽车整车正在从普通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逐渐成为充满个性化的“第三空间”。生产方式也在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研发制造效率大幅度提升,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趋势。
而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需要理念革新与技术升级。随着变革的深入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企业正在积极转变观念,不断提升设计研发、制造和服务水平以持续满足消费升级,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努力完善新能源新汽车时代汽车产业链体系,实现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发展和服务。
就新能源汽车而言,在消费环节中,数据使用、维修保养、基础设施、汽车金融等相关的新业务领域都存在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我们还需要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全面建设新能源汽车安全和服务的新生态体系,包括:
第一,要从政府导向、维修服务、标准规范、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规划发展与维修技术路径发展相适应,确保产业协同、技术协同、标准协同,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保养体系,满足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服务需求。
第二,从汽车生态发展情况看,现阶段我国具备建立数字化无感化汽车健康检测体系的基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推动了使用阶段检测技术变革,依托汽车数据平台及智能装备开展远程检测,是汽车安全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
第三,线上服务与数字化助力维保服务。由于智能电动汽车为创新性产品,一些新模式应用存在的壁垒相对传统车更小,对于已经存在问题的解决将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ONA远程诊断等等,是解决智能电动汽车维保体验差、滞后性及复杂性的重要方案之一,可以实施诊断并及时排除故障,并预判潜在风险。
第四,第三方专业解决方案可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流通。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汽车数据将爆发性增长。第三方的车况历史报告以及大数据定价机制,有利于二手车行业信息透明化、增强消费者信心,使二手车行业健康、规范发展。
第五,通过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电池的价值,并可通过数据反馈降低研发生产成本,帮助更精确分析电池工况和失效行为,提高电池利用率,同时为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场景提供决策依据。比如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在新能源二手车流通过程中就不用考虑电池性能和价值,有助于流通和消费。
总之,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引领消费,都急需构建与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生态体系。构建生态体系意味着需要进行产业、市场优势资源的再配置,核心是融合发展。完成了优势资源融合才能达成高质量的持续增长,也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蜕变,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也会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不断迈向新台阶,同时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此我希望行业企业都能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行动,共同为构建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做出努力,这也是发挥行业优势资源、打造企业优秀品牌、引导市场消费趋势的必由之路。
最后,预祝消费车型盛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