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3-05-17
融合欧洲和赛车的创新精神、日本的工匠精神和中国本土化的速度等多方面优势,让国际零部件巨头马瑞利在汽车产业大变革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
在2023年上海车展上,马瑞利带来了多款车辆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性能的最新技术成果,展示其赋能中国汽车行业提质升级的能力与信心。
在中国 为中国
“马瑞利给中国客户提供的产品立足在中国研发,中国生产。同时我们也会利用中国的技术优势,开发输出产品为全球所用,为全球开发产品第一步是‘在中国 为中国’,第二步是‘在中国 为全球’。未来,马瑞利也将加大在中国的本土投入和研发力度。”马瑞利的首席技术官Joachim Fetzer博士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5%,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很有可能超过30%,销量将达900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给零部件企业带来许多机遇。Joachim Fetzer介绍,马瑞利在电驱动以及电气化、车辆个性化和定制化方面有诸多创新和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更好地服务中国电动市场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当前,中国汽车企业在寻求差异化的服务,马瑞利也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
“我们和领先的汽车企业基本上都有合作,包括蔚来、高合、吉利、广汽等企业。目前马瑞利全球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鉴于中国汽车市场的体量,我们认为这还不够。所以在未来,我们还是希望能更多地去关注、将更多资源投入中国市场。”Joachim Fetzer说,近几年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马瑞利将更多的研发和制造放在中国市场上,尤其是广州和上海。马瑞利还计划在研发上做更多的投入,以更好地顺应中国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
马瑞利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樊坚强博士指出,中国在电气化和智能化、个性化发展速度领先其他地区,中国也是马瑞利的一个战略重点。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因为中国消费者对新的技术接受度非常高。所以马瑞利将很多新的技术在中国率先发布并投入使用,然后再覆盖全球。
瞄准个性化、智能化、高性能
拥有100多年历史的马瑞利在2019年与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康奈可(Calsonic Kansei)正式合并后,全新的马瑞利拥有了更广泛的业务线,并且紧跟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在个性化、智能化、高性能产品领域进行布局。
在个性化产品中,车灯是一个典型代表。随着智能化的发展,车灯功能从单纯的照明变得更智能,提升驾乘安全与个性。例如,马瑞利的智能发光前端照明模块和全彩地面投影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还可以编程的360°照明组件,增强车与车、车与人的交互。马瑞利SmartCorner™照明与传感器系统集成技术,可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集成至前灯或尾灯中。此种方案在优化整车造型和布局灵活性的同时,还能提升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以满足个性化的显示和交互,提升驾乘安全。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顺应自动驾驶的发展,马瑞利还推出了系列智能化产品,包含座舱相关的硬件、软件和云解决方案。在本届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车内先进技术展示”,该展示体验集成了马瑞利众多创新内饰技术,带来全新下一代驾驶舱体验。
“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上面,马瑞利和国内的一些主机厂已经在合作了,包括提供远程网联的技术、ADAS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此外,还包括一些近场通信,例如车与车、车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马瑞利在这方面都在做非常多的布局和规划。”Joachim Fetzer说。
针对汽车的高性能产品,马瑞利此次也展示了多款解决方案。其中,马瑞利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耦合了电驱动、电池和座舱热管理三大系统,集成化程度较高,并且能够提供高性能。樊坚强表示,马瑞利的热管理系统事业部联合海立马瑞利,能提供包括汽车空调热泵系统在内的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和相应产品,同时提供电动压缩机、热管理集成模块,板式换热器,水冷冷凝器,电池冷却板和前段端换热模块等核心零部件。
马瑞利还推出了新一代无线电池管理系统(wBMS)和高压eAxle方案。wBMS可以减少90%的线束,不仅能够降低组装的复杂性,并且电池模块的放置也更加灵活。因为重量的减轻,能源效率能够得以提高,进而增加了车辆单位电量的行驶里程。
无论是在个性化、智能化,还是在高性能产品领域,马瑞利希望通过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共创,未来能把车灯域、座舱域、车身域、动力域、底盘域、无人驾驶全部打通。因此,在不断拓宽能力边界的同时,马瑞利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在上海车展期间宣布了众多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亚马逊云科技、黑莓、黑芝麻智能、芯驰科技、宏景智驾、高通、Sibros、大众问问和亿连。借助生态合作,马瑞利将持续探索更多的技术创新突破,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