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0-11-13
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这一时期,产业升级与洗牌同时进行、高质量发展成为新阶段发展的主基调、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十四五”时期汽车行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在这样的环境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政策动态的影响、“新四化”的发展方向等都牵动着每家汽车企业的神经。基于此,本报从本期开始开设“‘十四五’再思考”栏目,通过采访行业专家,试图解答行业未来发展谜题。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量能否突破3000万辆的天花板?政策环境的改变将引导中国汽车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企业如何才能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谋求一线生机?又怎样定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最近不同汽车行业论坛上,“十四五”期间行业如何发展都成为热点话题。即将进入“十四五”发展阶段的中国汽车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行业人士也在探索下一个五年的发展之路。带着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汽车报》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
■中国车市韧性强、上升空间大 突破3000万辆是必然趋势
“‘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应该处于向上发展的区间。”在付于武看来,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极具刚性和韧性的市场,这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市场表现就可见一斑。中国成为全球车市率先恢复增长的市场,这是一个让人惊喜的表现,也让行业充分感受到这个市场的韧性,并对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即使疫情带来这么大的影响,我国车市的恢复却比我们想象得要好很多。”付于武判断,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今年中国车市的降幅极有可能回落到5%左右,明年会好于年中10%降幅的预期。
除了具有很强的韧性,付于武认为,中国车市还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尽管在产业发展体量的判断上,业内外存在不同看法,但在付于武看来,中国车市发展空间是存在的,无论是置换、北上广深等限购城市被抑制的消费需求,还是广大农村地区巨大的消费潜力,都提供了中国车市潜在的上升空间。“我们还需要注意到,目前我们正在布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国内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于汽车行业而言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他认为,行业突破3000万辆的产销规模是肯定的。“突破3000万辆是必然趋势,我们怀疑什么也不要怀疑中国汽车市场的韧性、刚性。”付于武如是说。
当然,“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汽车产业持续向好还需政策的扶持。“汽车产业的消费升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富有历史使命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生活向好的必要手段,是国内大循环的火车头。在一定时期,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是必要的。”付于武认为,在促进汽车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的税费优惠、汽车消费税的改革应加快推进,以促进汽车消费升级更好发展。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汽车行业的金融支持,不仅是消费层面,在产业链前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尤其是供应链上的一些中小企业,都急需金融支持。“希望有关机构能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金融贷款方面的支持力度,这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付于武说。
■充分竞争、胜者为王时代 企业需提升四方面竞争力
不同以往,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发展环境还是行业发展方向都在进行调整。同时,开放的大门也会越开越大,关税的进一步降低、合资股比的进一步放开,都将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充分竞争的新时代。在付于武看来,届时,市场上的所有参与主体,包括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将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充分竞争的新时代,只有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胜出。”付于武强调。
那么企业要依靠哪些因素来提升竞争力?付于武给出了四点建议:第一,要有好的产品。企业要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要先人一步,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我觉得没有好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很难存活的。”他认为,产品的竞争力体现在“新四化”上。按照相关目标,到2025年,我国电动化产品占比会达到15%~20%,再加上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等方面,需要企业的产品加强“新四化”方面的属性,以更好提升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已经展开了激烈竞争,一些外资品牌由于产品力不强已经被边缘化;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企业也都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巨大进步。而在“十四五”期间,这些变化还将进一步深化。
第二个因素是品牌力。付于武认为,品牌的竞争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汽车市场的竞争也是品牌的竞争,只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口碑和品牌、服务,没有品牌赋能,企业也很难存活下去。”他认为,现在我国的消费者、市场都越来越成熟,只有那些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品牌才能存活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品牌或品牌力弱的企业将失去竞争力。“‘十四五’期间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打造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付于武说。
“企业的第三个竞争力来自于创新。”在付于武看来,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十四五”期间,是我国汽车企业创新发展的最佳时期。这种创新体现在研发、售后服务、品牌打造、用户体验等方方面面。“‘十四五’期间,车企要完成从一个传统的制造商向出行服务科技企业的转变,通过服务获得更多客户。”他认为,在这种内涵蜕变的过程中,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个因素体现在文化竞争力上。“文化竞争力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付于武举例称,一汽解放最近几年在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方面的转变,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积极的助力。在“十四五”期间,更多中国车企需要在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方面下功夫。
■高质量发展是主基调 企业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从车企发布的“十四五”规划来看,普遍弱化产销量,而把创新研发、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可以预见,“十四五”期间也是车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定义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付于武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的一个主基调,而高质量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竞争层面的,行业、企业要充分认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在付于武看来,高质量发展有几个标志,即品牌拥有一定竞争力,得到消费者认可。没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谈不上高质量发展;其次,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硬实力,要掌握核心技术;再次,在“新四化”方面要有卓越的表现,尤其是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
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升级和转型基础上。“不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要追求质的提高。由量到质这是一个很大的飞跃。我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且持之以恒,企业会实现华丽蜕变,当然,这对每一个企业而言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是重大的考验和挑战。”他强调,行业、企业要从观念上彻底扭转过来,顺风顺水的快速发展时代已经过去,充分竞争的新时代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取生存空间。“没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没有高质量发展,企业就不可能存活下来。我们的企业要做好先过苦日子的准备,要完成高质量的发展绝不是一个轻易的过程。”付于武如是说。
“‘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行业将进入市场充分竞争的新时代,这也就意味着部分企业或者说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目前,‘淘汰赛’已打响,一些企业已经被边缘化,同时也有一些企业表现出向上的竞争力,如部分造车新势力企业,在充分竞争中逆势而上。我认为,通过这一轮的市场洗礼,中国汽车行业将会变得更强大,这是不容怀疑的。”付于武最后强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