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0-08-16
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行业人士普通预测我国汽车市场进入平台期,由增量市场逐步转变为存量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今年以来,受到新冠疫肺炎情影响,汽车产销再度大幅下滑,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后市场专家顾问杨非表示,当前汽车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汽车出现产能过剩,这是造成厂商经营越来越艰难的根本原因。汽车流通行业的出路唯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转型创新。
从汽车产业链看,国家已经在推动上游供应链转型,例如加快推动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设厂的股比限制,优化产业结构。在汽车流通领域,国家也多次提出鼓励汽车流通模式创新。随着市场进入淘汰赛,部分弱势品牌退出市场的脚步不会停止,汽车经销商关店退网将不再是新闻,此时汽车经销商投资人不能再寄望于外部力量的支持,只能转变观念积极转型,才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提升自身企业的竞争力。
实际上,早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商务部就针对汽车流通行业做了专门的发展规划。《汽车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转变汽车流通发展方式、改善市场环境、提高用户满意度、促进国内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
其中一项举措是“要优化行业发展结构,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的同时,还要引导营销企业创建自主服务品牌,加强社会化汽车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同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市场交易环境和零供关系”。
2017年出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又提出,“国家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快城乡一体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加强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推动汽车流通模式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厂家不得要求经销商同时具备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限制经营其他供应商商品;限制为其他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后服务。这就为汽车流通体系及后市场中,销售和售后分离做好了政策准备。
杨非介绍,从美国和欧洲汽车流通领域的经验看,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很多情况下是厂家分别授权给不同的企业来做的,销售与售后分离是汽车流通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但是目前情况看,这在我国落地还有一定难度。
我国汽车流通体系中,仍然是汽车厂家掌握话语权,把控着销售体系,汽车经销商投资网络后只能跟随厂家节奏,这种业态不能做到适时按照市场需求调节生产,因此造成今天汽车产能严重过剩。而在欧美等汽车成熟市场,经销商的独立地位得到法律保障,日本则是厂家和经销商相互掺股,保证了厂商基本的平衡。但是我国汽车反垄断指南还未出台,汽车经销商的市场独立地位没有有限保障,因此经销商转型掣肘。
即便如此,杨非认为在有限的空间里,经销商依然要努力做出改变,拓展业务。比如开展二手车业务和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二手车业务无疑是未来汽车的经销商的核心业务之一,在美国二手车交易量和利润率均高于新车,随着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改善,经销商集团应该发挥自己天然的资源优势,布局收车、整备、销售、保养等二手车服务链条。此外,经销商还应该逐步减少对新车销售的依赖,争取依靠自身服务能力吸引流失客户回厂,以独立的姿态参与到汽车维修领域的竞争。
在他看来,开展事故车连锁经营是国内汽车经销商未来的出路之一。当前保险公司与4S店是在用自己的非优势资源进行博弈,其实合理的市场状态应该是优质保险产品与优质维修资源合作,比如美国建立的保险与维修企业合作平台制定了具体的管理指标,不合格的企业被下架出局,优质企业才能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