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报网作者:发布时间:2020-05-11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成为热词。在“新基建”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应用广泛。
今年2月,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指出要结合5G商用部署,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工信部也发布《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报批公示,首次制定了我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分级标准。
政策频频加持、核心标准确立、发展路径明确,为汽车产业指明发展方向。日前,《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详细分析在“新基建”发展东风下,如何联动智能化、网联化、车路协同,提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从而带动我国传统汽车产业实现转型。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当前,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过程中,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正在推动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增长潜力。
在付于武看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并具备以下特点:
第一,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布局是全面的,生态链、产业链、创新链是完整的。这在我国汽车发展史上也是没有过的。从政府到企业到社会组织、从整车企业到零部件供应商、从传统车企到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从技术标准到技术实践、从硬件到软件、从公路交通到车路协同,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动作前所未有。
第二,在突破核心技术方面,从整车在智能化特别是自动驾驶方面的布局,包括搭载自主芯片的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投入验证,到操作系统、智能座舱、对外感知系统的布局,再到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相关部件,中国创新链在核心技术上的研发力度和决心前所未有。
第三,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出台了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发展路线图,以及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等,政府引导的力度和强度前所未有。
付于武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在全球汽车产业中,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进入了全球第一梯队,智能网联创新发展的反应速度和动作很快,对智能化转型的态度异常坚定。特别是在加速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和技术跨界融合,打造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做得非常优秀。也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我国汽车行业在智能网联的转型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成为世界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与创新发展不可缺失的力量。
♦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是主题
“在‘新基建’发展背景下,我国智能网联的进程规划、技术路线图、发展战略以及自动驾驶的分级标准等,是一套系统的‘组合拳’。”付于武表示,我国汽车产业一直在等待一个历史机遇,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整个“新基建”,包括5G、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我国的产业链相对完整,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
“‘新基建’的加持,对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拉动和促进作用。”付于武认为,汽车是各种高精技术最佳的载体之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发展与5G网络、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其中,以华为为代表的5G,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中国处于领先地位。推动5G与车联网协同建设,尤其在车路协同领域,这些都能够为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无论是5G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还是人工智能的进步,抑或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都成为帮助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快步前进的重要推动力。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中国汽车产业具备相对的比较优势。在这一轮大的产业变革中,中国汽车产业抓住了智能网联这个重要的机会。”付于武表示。
付于武建议,我国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有知识创新链与全创新链的协同发展。跨界融合、协同创新,这是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关键所在。
♦智能网联汽车迎来难得历史机遇期
当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各行业都面临严重的冲击。
在付于武看来,疫情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我国汽车产业谋求战略转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决心不会变,方向也不会变。他谈到,就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而言,目前政府、企业乃至上下游的整个创新链,包括相关产业的融合,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态度。所以在当下,更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比较优势、创新优势,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新基建’推动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真正遇到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协同创新、跨界融合,落实顶层设计所有的措施和内容,使我国汽车产业不单能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抢占到一席之地,还要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战略,把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付于武强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