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汽车新闻网作者:发布时间:2020-02-10
中国汽车新闻网讯 1月10日,2020(第二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正式开幕,面对2019年中国车市的整体低迷状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会继续调整,但中国车市依然处于长期利好的上升通道中,刚需还没有饱和,天花板还远没有出现。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元旦刚过,北国已是万里雪飘,琼州依然春意盎然。今天是2020(第二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开幕的喜庆日子,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贸促会汽车分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商会,向到会的各位嘉宾和新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汽车工业诞生一百余年来一直给我们带来各种想象空间,也造成了不少困扰。将这些想象变为惊喜、将困扰化解为动力的是无数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以及无数关心、支持汽车发展的能人志士。今天,我们这些为汽车产业耕耘付出的有识之士相聚一堂,目的就是为新时期的汽车产业把脉问道,凝聚和传递可持续发展的信心。
中国汽车市场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连续17个月下滑,包括前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的新能源汽车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也出现了连续下滑,可以说整个汽车产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全行业都在思考,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会怎么样?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又将如何?
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调整也远没有结束,对此大家都感同身受。我今天主要讲一讲希望,讲一讲车市寒冬中不能被忽视的积极因素,因为我始终相信,中国车市依然处于长期利好的上升通道中。
从基本面来讲,我认为中国车市的刚需还没有饱和,天花板还远没有出现。
从千人保有量来看,美国是中国的4倍多,欧盟和日本是中国的3倍多,韩国是中国的两倍多,虽然不能简单地类比,但无论如何,中国汽车的总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只是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爆发式增长,而是一个持续、曲折攀升的过程。另一方面,消费升级的趋势会持续演变,成为车市增长的第二极,与总量增长一起支撑整个产业的发展。
从供给侧来看,持续的技术变革已经在产品端积淀了强大的势能,持续的配套投入已经在使用端积淀了可观的资源,必将不断转化为对消费者强大的吸引力。
在新能源车出现下滑时,就有不少人抱怨新能源车是政府的需求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整个汽车总销量的比例只有5%左右,而其中私人购买的只占一半,这似乎印证了这种抱怨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随着很多新势力的进入、中国传统车企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以及各跨国车企加快电动汽车研发步伐,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品化应用都在不断取得突破。一旦技术的突破达到一定边界、性能和成本全面对标燃油车之后,补贴退坡的压力就会被技术变革的成果所化解,政府和企业的需求就会转变成消费者的需求,而私人购买的激活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真正的黄金年代。另外,国家和社会资本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也正在改善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加上200万辆级的保有量以及100万辆级的持续增量,新能源车市场将迅速达到经济规模,形成其内生的发展动力。
从国家战略和产业生态层面来看,新能源和智能网联相关产业将持续向好。
最近,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到2035”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另外,国家补贴政策虽然退坡了,但 “双积分”政策的要求从未放松,在购买和使用环节对新能源车的优惠政策也在持续。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电子、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跨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 其发展意义不仅仅在于汽车产业本身,而是汽车及相关产业全业态、全价值链体系的重塑,这为以制造为最大特征的传统汽车产业打开了价值边界。
当前,我国已将智能网联汽车与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并列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将其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的重要支撑,作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将在政策层面形成持续有效的推动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将接棒智能手机,成为新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消费升级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主战场。
所以,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立足长远,练好内功,汽车产业的下一个春天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海南省政府、海口市人民政府对本次展会的指导,感谢各参展企业和媒体朋友的全力支持。预祝今天的论坛和本届车展圆满成功,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发达!
谢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