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绕不开的“学区房”“择校费”,我们离教育公平还有多远?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江山 发布时间:2017-03-08

轮显图5

 

  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年的“部长通道”上回应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提问,到“最执着政协委员”娄源功连续十年“死磕”中西部地区教育公平议案,“教育公平”长久以来盘踞两会热点话题榜Top10,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距离教育公平还有多远?皮书数据库围绕该问题梳理库内主题资源,分析当前教育资源不均现状、探讨破题有效路径以飨读者。

 

保障教育公平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普及率快速上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城乡间、地区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随迁子女就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问题依然突出,特殊教育发展依然滞后,这不仅制约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教育公平的实现。

阅读更多>>

  范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校际差距明显:从“择校费”到“学区房”

  校际教育质量差距仍然很大,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推行,虽然抑制了择校竞争现象,但又带来另一个社会问题——学区房价格飙升。原来择校费导致了教育不公平,而学区房价格飙升导致了更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化,因为购买学区房远比支付择校费需要更多的金钱

阅读更多>>

  李春玲: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 

 

城乡教育一强一弱:农村教育难获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学龄人口大幅减少,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启动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使中小学校不断向县镇集中,学生被动进城上学。另外,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倾向于把孩子送到教育质量更高的县镇就读。超常快速增长的教育城镇化超过了城镇学校的承载能力,造成了普遍的大班额现象。

  快速减少的生源使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更难得到政府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导致教育投入进一步向县镇聚集、农村教育进一步弱化。城乡教育一强一弱,使得教育体系成为根据社会经济条件对学生进行分类的私人竞争系统,城镇学校的服务对象是经济条件较好家庭的子女,农村的村小和教学点的服务对象基本上是农村最弱势的群体,如果我们不对这一趋势进行干预,它将会进一步固化社会不公平,这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

阅读更多>>

  单大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

 

随迁子女上学难:特大城市流动儿童何处就学

  重点大城市需要接纳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成为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公平的试金石。

 

1

表1 2010年与2015年重点大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

  2015年与2010年相比,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义务教育择校治理满意度增幅明显相反,重点大城市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方面增幅不大,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北京在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方面出现明显下降,2010年北京市该满意度为3.043分,2015年为2.783分,下降了0.260分,降幅达8.54%,是19个重点大城市中降幅最大的城市。上海下降了0.113分,降幅为3.58%;排名从五年前的第8位降至第14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动儿童受教育形势严峻。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广州下降了0.167分,降幅为6.01%。2010年,广州、深圳分别位列第18、19,2015年分别位列第19、17,折射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解决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缺失。

阅读更多>>

  张旭: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

 

  面对一直存在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问题,众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寻求破题之法。其中,政府购买服务、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有成功实践,国外先进经验也成为重要的借鉴参考来源。

政府购买教育服务促进教育公平

  分析国内现有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案例发现,各地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实施之初的政策价值选择非常明确——通过购买教育服务解决特定的政策问题,政策价值选择更多体现教育公平,也取得了较好的政策实施效果。比如,委托管理是为了解决区内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购买民办幼儿园、民办中小学的学位是为了解决政府公共教育资源不足问题,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学位不足的政策问题。上海市的委托管理已实施四轮,托管学校主要涉及发展相对较慢学校、郊区新城新建学校和大区学校等,累计托管农村学校158所,覆盖3300个班级,惠及12万余名学生。

阅读更多>>

  周翠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高教研究室主任,教育学博士。

 

推进教育信息化缩小差距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庞大,推进教育信息化对于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差异,实现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阅读更多>>

  雷朝滋:管理学博士,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任昌山:工学硕士,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处干部,工程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的统筹推进和组织管理工作。

 

借鉴国外经验寻求突破

  在法律保障下的日本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从硬件方面看,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学校,无论是町立、市立还是都立学校,无论小学、初中,体育馆、游泳池、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家庭教室等,各种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不因外部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区别而有不同,这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基础设施

  从师资方面看,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没有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之分。老师从属于每个市、区,而不是学校,因此,在一个学校待满一定的年限,老师就要交流到同一个区的其他学校去,而不能长期在同一所学校任教,这就保证了师资的公平性。
  从入学方式看,日本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择校”这一说法。进什么学校完全取决于住在什么地方,只要家在学校所属的行政区划范围内,适龄儿童即可入读当地的学校,无论学校好坏,不需支付任何“赞助费”。
  在助学金的发放说明上,非常明确地写有申请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补助的内容、金额、发放时间和方法。补助金额也因年级不同而有差别。

阅读更多>>

  王晶:成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