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8月13日,广州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4)》。
蓝皮书指出,在新时代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调发展,应进一步加快打造粤港澳都市圈,增强各城市经济基础,发挥核心城市带动、示范作用,促进大湾区城市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以城市为“点”,加强城市间要素流动,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各都市圈“面”的发展,以“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发展。
(一)完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一是构建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网,建设“一小时”都市圈。建设世界级铁路枢纽,织密城市间轨道交通网,打造跨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推动跨城市、跨城市圈轨道交通基本成网,强化广州、深圳、珠海三大核心交通枢纽作用。二是发展空港经济,打造世界级湾区。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港、宝安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维多利亚港、澳门国际机场等空港经济核心示范区的作用,联动都市圈机场、港口发展,以交通枢纽带动腹地经济快速增长。积极发展滨海特色水上交通,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完善空港配套基础设施,加快都市圈间要素流通,推动功能互补与协同发展。三是支持鼓励“低空经济”发展,用好低空领域,做大低空物流市场,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直升机等低空航空器在三次产业中的运用,加快开通以广深港澳为中心的低空航线。
(二)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
一是协同强化科技力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切实做好科技信息共通共享,推动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着力打造开放型协同创新平台。二是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强化创新原始动力,推动研发型企业跨城市分布,充分做好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进多渠道研发投入,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三是全面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中跨城市流动服务机制,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四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顶层设计,紧跟产业创新变动趋势,协同加强产品与服务的新型化、复杂化、高技术化研究,切实强化产业链全链条保护,打造粤港澳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高地,共同深度参与国际创新合作。
(三)协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共同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发挥东莞、佛山、中山、肇庆、惠州制造业优势,积极革新制造技术,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一线城市优势,巩固提升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推动横琴、河套、前海片区战略性产业前瞻性布局,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价值链整体跃升。三是共建更具影响力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各城市、各都市圈积极对标港澳专业化服务业发展,推动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四是协作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优化海洋经济布局与要素配置,形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海洋产业发展体系,提升中山、珠海海洋装备、船舶制造生产效率与低碳绿色化程度,促进深圳、香港、澳门海洋金融应用,加快横琴、河套、光明片区海洋生物医药发展,打造粤港澳海洋特色文化高地,打造以惠州巽寮湾、珠海横琴片区为重点的阳光海岸带,共建世界级滨海旅游文体中心。五是推动各城市总部经济建设,利用好资源,合理规划总部基地建设。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总部企业落户,同时侧重发展基于本市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共建共享宜居都市圈
一是协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合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聚力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区教育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联网,共同构建高质量教育服务体系。二是联动推进卫生健康养老资源共享。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各都市圈医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公共卫生健康合作,携手防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推进医疗资源共享。深化“医院+高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联动合作优势。增加高质量养老、托育服务供给,防范老龄化问题冲击。三是加快就业和社会保障接轨。共同促进高质量就业,建立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跨市域安居住房协同发展。四是加强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加强传统技艺传承,并以广府文化为核心,在城市历史底蕴中融入时代新特点,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增强非遗文化赓续能力。
(五)打造生态美丽大湾区
一是共建一体化绿色生态网络。以珠江流域为核心,重点保护北部流域生态发展区和深圳红树林保护区,提高南沙自贸区生活生产污水排放处理能力,解决珠江西岸工业污水循环利用问题,筑牢绿色屏障,加强各都市圈生态保护,共保共享都市圈生态系统。二是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联合推动大湾区生产和生活绿色化,共同促进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护已有绿地面积。三是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珠江流域生态环保联动机制,完善大湾区生态环境一体化政策体系,提升环境质量监测一体化水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四是以城市特色为基础,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彰显大湾区不同城市亮点。努力扩大城乡居民休闲、健身场所,提升居民幸福感。
(六)构筑区域合作开放新格局
一是深化与港澳交流与合作。着力促进规则衔接和要素便捷流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民生融合。优化前海片区、横琴片区、南沙片区、河套片区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侨资进入。二是深化各都市圈联动发展,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借鉴深汕合作区“飞地”合作模式,打破大湾区发展壁垒,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湛茂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交流合作、协调联动。促进大湾区和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对接好东南亚贸易路线与服务,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七)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完善城乡融合形态。构建特色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功能强大的城市中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强化镇、村内生发展动力,完善城乡融合形态。二是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健全财政金融保障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三是落实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搭建城乡协同发展平台。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平台,拓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渠道。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发挥好先进乡村的示范作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四是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
(参见《粤港澳大湾区蓝皮书: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改革创新报告(2024)》,P84~8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7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