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7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2023~2024)》。
近年来,中意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一系列互助合作项目得以开展。这些项目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例如,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对四川乐山大佛进行保护和修复,对北京故宫太和殿开展初步调查和修复研究,联合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培训项目。中意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两国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交流、标准的提升以及技术的标准化。2016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与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和旅游部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中意文化合作机制。该机制主要负责推动五大领域的项目合作,包括表演和艺术、文化遗产、文物修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地合作、电影和旅游。
中国和意大利是世界公认的“文化超级大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遗产,是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在这方面,两国已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2023年10月24日,在中意文化合作机制框架下,新一届“中意世界文化遗产地结好论坛”成功举办。该论坛是一种全新的合作形式,旨在促进两国在历史考古、文物修复和视觉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推动两国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此次论坛上,中意两国回顾了之前签署的两对世界遗产地结对协议及取得的后续合作成果,即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与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结对,以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与维罗纳城结对。另外,两国还就两个新的世界遗产地结对意向达成初步共识,分别是北京颐和园与哈德良和埃斯特别墅结对、苏州古典园林与威尼斯及其潟湖结对。在论坛上,中方强调,中意两国多年来在文化领域相互学习,携手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中国构建起坚实的法律法规体系,更新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增强了保护世界遗产的能力。在中方看来,继续落实世界遗产地结对谅解备忘录内容,是深化两国在专业培训、研究、保护、展览以及诠释世界遗产等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起点,能够促进两国文明交流和相互理解,并充分发挥世界遗产在传播文化、深化友谊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创造性方面的作用。意大利代表团赞同中方观点,表示希望通过论坛深入对话,促进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此次论坛上,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介绍了其为推动中国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工作,并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的理念与实践。来自中意两国的世界遗产地——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苏州古典园林、维罗纳城、朗格罗埃洛和蒙菲拉托葡萄园景观、哈德良和埃斯特别墅、威尼斯及其潟湖等——保护和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在世界遗产地结对、合作、保护、展示以及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及进展。该论坛不仅为两国在不同文化领域的双边交流搭建了平台,还代表了一种新颖高效的双边合作模式,可为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发展类似合作机制提供借鉴。
展望未来,中意两国在通过科技合作挖掘文化遗产价值、构建新的文化遗产治理模式方面具备优势,具体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更多用户能够借助数字技术访问文化遗产;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文化遗产;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项目,重点关注材料分析、挖掘考古遗址和区域价值、保护建筑、运用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开展区域系统调查;恢复和开发闲置工业用地,将其转变为文化产业,吸引创新文化企业入驻。
(参见《意大利蓝皮书:意大利发展报告(2023~2024)》,P208~2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6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