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多措并举加强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机制建设
——《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指出
来源:京津冀蓝皮书  作者:韩凝佳   发布时间:2024-07-17

  2024年7月1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

  一是设立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先行示范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先行示范区是实现成功经验复制推广、实现“一地创新、三地互认”的“试验田”,同时也是深度推进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的动力源。建议在大兴机场周边建立面积为9.9平方公里的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先行示范区,按照辐射赋能的思路,实施“要素资源汇聚、创新平台建设、城市应用示范”三大工程,优化配置人才、金融、基础设施三大要素,该区域重点承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高端服务功能和重要的政务保障功能,高端服务功能区内重点形成高端金融业集聚功能分区、高端数字化服务贸易片区、高端物流枢纽服务业集聚片区,政务保障功能区内形成商务、海关、税务、交通、金融监管、会计审计、法律仲裁、人力社保等集成式政务服务办公区。至于先行示范区的运营模式,可考虑政企分离原则,采用“自贸试验区办公室+公司”模式,即设立自贸试验区先行示范办公室与专业运营公司共同承担管理运营工作。要明确办公室与企业的权责划分,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京津冀三地上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审批及服务流程等工作,运营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事项。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及洋山港特殊综合保税区模式,可依托自贸试验区办公室建设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按年度公示企业信用、重大事件、年报披露等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可溯。先行示范区要更高效地为跨区域联动提供新方案,要基于制度创新这一内核,从内容层面和方向层面发力。内容层面要通过制度创新培育新兴业态,破除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市场准入壁垒等科创障碍,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方向层面对内要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对外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充分把握国际经贸规则新趋势、新动向,聚焦贸易投资、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环境等议题,在先行示范区内先行先试。

  二是探索推动“一地创新、三地互认”新机制。可利用三步法实现政策“一地创新、三地互认”。首先,京津冀自贸试验区联合管委会以及三地自贸试验区应联合向国务院申请将制度创新在三地的复制推广由批复制改为备案制,在具体的申请过程中,可利用三步法逐步推进,最终完成所有领域制度创新“一地创新、三地互认”的实践。第一步,申请某一项制度创新“三地互认”先行先试,如天津“数字人民币+贷款发放+保理业务”供应链金融场景为多家中小微供应商缓解现金流紧张的燃眉之急,助力企业生产经营顺利开展;第二步,优先推动金融开放、知识产权、数字资产、“互联网+”零售等重点领域实现制度创新“三地互认”;第三步,完成所有领域制度创新“一地创新、三地互认”,即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一地在新领域有不同的突破,仅需备案就可在三地统一实施。其次,在推进过程中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先行先试的制度创新在互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自贸试验区办公室需加强组织领导,将互认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和存在问题及时汇总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三地互认”落地。

  三是完善“同事同标”机制并赋予自主创新权利。首先,提高制定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的效率。自贸试验区可在政府制定的大框架下,细化分解各类型行政事项并在其中选取异地办理频次高、办件量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确定重点事项名单,在三地自贸试验区共同商议下将重点事项的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办理时限、发证方式、收费标准等内容统一标准,推进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的统一。其次,推动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一方面,三地可联合设立线下窗口和线上平台,用户可凭身份证号或营业执照标识实现线上线下业务互查,打通三地用户体系,提高行政事务办事效率,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自主终端可直接在企业运行并办理跨区域事项,实现行政事务“最多跑一次”;另一方面,在政务服务“同事同标”网上办理平台将不同的行政事项按办理部门分类并增加查找功能,确保用户可根据需求快速定位。最后,给予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自主创新权。三地协同管理机构需关注如何平衡政府提供一致的服务标准与允许企业根据其需求自主选择办事地点的权利,制定合理的费用补偿机制以确保代办服务的质量。通过给予自贸试验区“同事同标”自主创新权,在确保企业拥有自主选择权的同时,还可激励三地自贸试验区的“趋优竞争”,达到不断优化相关政务服务的效果。

  (参见《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p174-17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7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