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6月23日,在第三届中国式现代化论坛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式现代化蓝皮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2024)》。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蓝皮书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对2022年省级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独有特点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分值最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次之,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紧随其后;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存在一定发展差距,东部地区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水平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基于此,蓝皮书提出了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在多个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中,均出现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主要体现在经济内部结构不协调、地区间发展失衡,以及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全面性不足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推进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因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贯彻创新、共享、协调、绿色、开放的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促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以共享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开放发展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二)聚焦收入分配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维度,结果公平指标分数低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说明我国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仍存在较大发展差距,直接反映在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低上,故需要继续完善基本分配制度,提高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缩小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并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同时,要着力调整收入分配调节制度,特别是要着力优化再分配方式和政策体系,扭转再分配的逆调节趋势,形成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调节方式和政策体系。此外,建立健全公平教育制度,构建全面、公平、容易进入的充分就业体系,完善公平竞争机制和社会流动机制,让每一个公民都可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和城乡融合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三)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将人口规模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动力
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两极分化的趋势和特征,提高人口素质是适应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维度,创新发展指标得分略低于人口规模、结构和素质指标,反映出提高人口素质,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教育体制,健全普惠制托育和学前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计划,面向实际需要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广泛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全体公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真正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四)统筹好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合作共赢、包容互鉴的现代化道路。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贸易中保护主义盛行、全球治理中单边主义加剧等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维度中,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距最大,仅沿海地区发展程度较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维护好国家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对外开放体系。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应积极融入全球化发展布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沿边开放,推动边境贸易。同时,鼓励自由贸易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吸引更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见《中国式现代化蓝皮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报告(2024)》p44-4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6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