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5月28日,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
旅游休闲产业是由旅游产业和休闲产业交叉融合形成的产业,是文化科技融合的重点领域。近年来,AR/V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不断发展,逐步在旅游休闲场景得到落地应用,同时,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也需要深化技术渗透,推进旅游休闲数字化发展,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引擎。
一是科技拓展旅游休闲新场景。随着5G、AR/VR、AI、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休闲数字化场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旅游休闲消费空间从传统空间日益向创新型、体验型、虚拟性、临时性空间延展,提升了游客的全过程旅游体验和旅游休闲公共场所数字化水平。例如,瞭仓数字艺术馆借助AR/VR、人工智能、光影等数字技术,通过对“首钢料仓”为主体的工业遗存进行场景重建与文化重塑,构造了集餐饮场馆、购物场所及其他休闲场所于一体的沉浸式的新一代商业综合体,赋予“首钢”这座北京传统地标新生,使其成为数字时代“新北京”“新地标”。“画游千里江山——沉浸式光影展演”是致敬北京中轴线申遗的重要项目,该项目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巨作《千里江山图》为蓝本,以数字投影、虚拟形象等现代数字技术为支撑,由故宫凤凰科技为牵头单位联合北京宫宴餐饮文化、某集体ART+TECH打造而成。再如,完美世界推出的“慢坐书局虚拟数字人融合文旅体验”项目聚焦虚拟数字人在实体场景中的应用,以文创化思维为核心,将古镇、景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文化特色、非遗技艺、历史人文等内容,加载AR、MR、LBS等数字化技术手段,使游客在亲身享受阅读、茶歇、换装及娱乐活动的同时,也可以与虚拟数字人进行实时互动、同游,并参与实景体验主题活动,为广大游客展现了沉浸式数字文化体验场景。
二是科技催生丰富旅游休闲新业态。数字科技在旅游休闲产业的应用有助于拓展产业边界,催生和丰富新业态,为旅游休闲发展提供新动力。其一,露营经济成为旅游休闲市场的新亮点。北京有规模的露营地已从2021年的不足30家增至如今的140多家,通州、密云、延庆、房山都有不少受到消费者青睐的著名露营地,预计2022年露营地市场规模将达354.6亿元。其二,“夜间集聚区”丰富城市夜生活。2021年10月与2022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公布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北京共有11个项目入选,包括前门大街、天桥演艺区、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华熙LIVE·五棵松、古北水镇、王府井、北京欢乐谷、朝阳大悦城、北京环球城市大道以及乐多港假日广场,涵盖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主题公园以及古镇等多元项目,既丰富了广大民众的夜生活,又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抓手。其三,云端模式逐渐常态化。当前,“文娱元宇宙”的序幕正逐步拉开,消费场景日益“云端化”。比如,2023年春节,历史悠久的北京西城区“厂甸庙会”推出“新玩法”,游客通过扫码进入“元宇宙·厂甸庙会”小程序,既可以观赏到一比一复刻的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又可以在基于现实构建的虚拟场景里参与“拼手速·吹糖人”“猜灯谜·云探店”“放烟花·迎福气”“逛非遗·买年货”等一系列民俗活动,绽放传统文化与“元宇宙”技术融合的魅力。
三是科技赋能城市更新,助力旅游休闲产业升级发展。以文化科技融合赋能城市更新是北京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的重要着力点。2022年5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提出“围绕重点景区和商圈的改造升级打造具有时尚气息的活力场所”。近年来,北京以数字技术化、文化内涵化为主要发展特征,聚焦消费升级的旅游休闲产业,正逐渐成为北京市产业发展新引擎、新动能。例如,“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数字光影夜游”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与赋能,为亮马河流经区域内的朝阳区重点商业集聚区以及北京市级层面的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规划提供了一条充满科技感且极富文化传承魅力的“文化+科技”发展路径与运营模式,成为北京六个首批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项目之一。再如,首钢一高炉·SoReal元宇宙乐园由当红齐天和首钢集团共同打造,该项目通过引进曾火爆冬奥村的虚拟现实智能体育产品,将冬奥精神、冰雪文化、首钢工业遗存借助科技的力量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广大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多元文化。
(参见《文化科技蓝皮书: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P39~4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