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数字科技进一步赋能建筑文化,“数智筑梦”未来已来
——《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建筑文化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4-05-28

  2024年5月25日,北京建筑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建筑领域发生多次飞跃性转变,大多与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今数字科技正成为科技进步的新引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I)等新一代数字科技正推动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最终将推动实现生产要素和运营流程的全方位改造和升级。建筑行业也在数字科技赋能之下呈现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化特征,建筑设计、建造施工、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筑业的数字化洪流已势不可挡,数字建筑发展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编写的《数字建筑发展白皮书(2022年)》指出,数字建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理念与建筑业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间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提升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助推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下面我们主要基于建筑文化发展视角,从三个方面考察数字科技对建筑发展的影响。

  一是数字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建筑设计创新。以三维设计、参数化设计、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为建筑行业的设计创新提供了新驱动力。凭借一系列新的技术手段,全新的建筑形式被创造出来,在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性化设计的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引领了建筑领域的新美学风潮。数字科技在当代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开始应用,北京有许多优秀的当代建筑作品就是数字化设计的产物。例如,凤凰国际传媒中心、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北京银河SOHO、北京丽泽SOHO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IAD)邵韦平团队设计的凤凰国际传媒中心,率先对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建造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应用,是国内首个全面应用数字信息技术的工程,其“莫比乌斯环”的形体被舞动的钢结构梁和自然的鳞片肌理所包裹,如同凤凰羽翼。北京银河SOHO和北京丽泽SOHO流体般的弧线设计转化成灵动、蜿蜒的建筑形体与空间结构,兼顾了美学、力学和功能性要求,没有参数化设计和BIM三维技术等数字技术的辅助是难以实现的。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项目运用BIM360云平台,采用全过程BIM正向设计,全球38家分包单位在同一模型上合作设计无缝衔接。当代建筑设计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CAD)早已实现从传统的二维向三维的跨越,多维“数智融合”(HAD)设计图景将成为发展趋势,让建筑领域的数字设计过程更智能化,也助力不断探索设计创新的各种可能性。

  二是数字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建筑智能建造。智能建造是信息化、智能化与工程建造过程高度融合的创新建造方式,智能建造技术包括BIM技术、物联网技术、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广义上看,建筑智能建造指的是房屋建造或环境建设的全过程、各专业中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建造目标,它包括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和智能运维各个环节。与建筑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要是智能设计与智能施工。智能施工有助于改变建筑业粗放式、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使施工过程更安全、施工质量更高。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智能建造还处于起步和较低水平阶段。为提升我国建筑业智能建造发展水平,2020年7月,《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力度,促进建筑业与信息产业等业态融合,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北京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3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北京市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末,北京将打造5家以上智能建造领军企业,建立3个以上智能建造创新中心,建立2个以上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张家湾设计小镇智能建造创新实践基地,打造通州、丰台智能建造产业集群,逐步实现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2023年6月,为更好推进北京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工作,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方案》。未来以智能建造为抓手的建筑业数字化会快速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在建筑领域拥有诸多行业领军企业,在智能建造方面也应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数字科技将进一步赋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技术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可以与传统文物建筑保护技术相结合,赋能文物建筑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对于加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及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数字科技可以赋能建筑遗产数字化展示利用。例如,北京中轴线申遗进程中,腾讯集团累计投入1亿元,以“技术资源投入+公益捐赠”的方式全程参与,助力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先后上线了“云上中轴”小程序、北京中轴线官网,推出“了不起的中轴线 我们一起来守护”互动游戏、中轴数字声音邮筒、“我和北京中轴线合个影”H5小游戏、4D“时空舱”等多个数字产品。2022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北京河图组织实施的“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利用线下物理空间叠加虚拟数字内容的历史场景,为游客带来数字化、沉浸式的体验,主要包括“预见中轴—数字文化探访线”和“再现中轴—数字时空博物馆”两个功能模块。此外,北京故宫“发现·养心殿”、鼓楼“时间的故事”、圆明园、法海寺等文物建筑的数字展览也各具特色,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总体上看,北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数字资源和数字化展示还呈零星应用状态,未来随着数字科技的进一步赋能建筑遗产文化资源保护展示的数字化水平将全面提升,传播边界和渠道将进一步拓展,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会呈现更多可能性。

  (参见《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P26~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