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北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模式更加完善
——《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建筑文化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4-05-28

  2024年5月25日,北京建筑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也迎来了历史最好时期。北京文物事业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利用模式也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整体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层次上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多层次保护体系,该体系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是将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管理体系。二是在建筑遗产保护空间尺度方面,从重视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单体“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连线成片的建筑文化遗产群体保护以及建设控制地带环境整治方向发展,反映了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性。2021年11月,北京市文物局编制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的重点任务,即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设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创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此后,又提出推动建党、抗日战争、建立新中国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建设、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任务,对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整体保护。未来北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应基于北京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着力在老城整体保护、中轴线申遗保护、三条文化带建设、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等重点任务方面推进。

  二是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保护责任机制进一步夯实。北京已建构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四级文物工作体系,具有北京特色的地方文物法规规章体系、行业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基本形成,同时通过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平台建立“央地军”议事协调机制,为全面压实文物建筑保护工作各方责任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要在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文物建筑安全保障,建构符合中国国情、体现首都特色的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体系方面着力。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基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所构建的协同保护治理机制,应进一步落实由区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单位所构成的保护责任人制度。

  三是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格局进一步多元。近年来,以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牵引,中央单位和市级、区级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和房源开展文物建筑腾退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对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腾退修缮后,北京开始全面盘活其利用方式与路径,更加多元化推进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一批文物建筑向社会开放,例如皇史宬南院、蒙藏学校旧址、清华园车站、京报馆、沈家本故居等。2022年底,北京市文物局编制了《北京市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导则(试行)》,该导则适用于北京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古建筑以及近现代重要代表性建筑等,并重点引导一般性文物建筑开放使用。在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探索。北京市通过向社会公开发布活化利用计划,以“揭榜挂帅”招投标的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管理,对全国文博行业具有一定示范效应。2020年西城区推出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歙县会馆、梨园公会等腾退文物建筑成批次向社会开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1年4月,西城区举行了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项目签约仪式,新市区泰安里等6个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实现签约,标志着北京市首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落地。此外,新市区泰安里还是全国首个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信用融资项目。同时,对历史文化特色较为集中的区域,西城区通过打造历史文化展示重点片区的方式进行主题化保护利用。如在以会馆文化为特色的前门地区打造前门会馆历史文化展示片区;在以北京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东四地区打造东四胡同历史文化展示片区;在以近现代西式建筑为特色的东交民巷地区打造东交民巷近现代历史文化展示片区;在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北京大学红楼附近区域打造北京大学红楼革命历史文化展示片区。主题性探访路线的设计,有助于发挥文物及历史建筑文化展示的集聚效应。

  未来北京在文物建筑合理利用方面应全面梳理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价值、保护现状和区位特点,进行整体规划,逐项明确下一步的展示利用方向。此外,“文物+”的融合发展新趋势将不断拓展文物建筑融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领域。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面,应强化特色风貌、场所营造,出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赋能性的制度措施,鼓励更加灵活和具有适应性的活化利用创新实践。

  四是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更大突破。北京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阵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孕育地之一、全民族抗战的爆发地,革命文物资源丰富厚重。革命文物主要指见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和争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争,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荣历史,并经认定登记的实物遗存。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彰显革命精神、继承革命文化的实物遗存,纳入革命文物范畴。革命文物包括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包括有关革命史实的文物建筑、革命旧址和遗址。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强调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近年来,北京坚持以首善标准做好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2021年、2022年公布两批北京市革命文物名录,其中包括18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点、线、带、片贯通的革命文物集中连片整体保护利用格局,以北京大学红楼、卢沟桥宛平城、双清别墅、天安门为核心建立的新中国三大红色文化主题片区格局初步形成。2023年3月承载党的早期光荣革命历史的重要红色遗存蒙藏学校旧址整体亮相,截至2023年11月已接待参观游客超过25万人次,实现“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重要点位全线贯通,重点打造“清华园车站旧址、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地、香山革命纪念馆”精品红色游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整合,统筹革命文物活化利用和红色旅游(研学)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地探索保护利用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其宣传教育和资政育人的独特功能,扩大革命文物的影响力。

  (参见《建筑文化蓝皮书:北京建筑文化发展报告(2023)》,P22~2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4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