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4月27日,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智慧治理研究院、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第二届数字公共治理论坛”联合发布了《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
课题组围绕政府数字化转型,基于政府履职能力与政府网上履职能力的重构,构建了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评价体系,从政府互联网服务供给能力、服务响应能力、服务智慧能力三个评价维度,以“泛互联网”为评价载体,以地级行政区(城市)为评价对象,持续关注全国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关注整体政府理念转变、关注地方数字政府建设全过程发展水平演进。运用“人工+机器”交叉结合的方式实施数据采集,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333个地级行政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进行评价。
本报告数据显示,地方政府服务供给能力均值得分率为77.35%,相较于服务响应能力、服务智慧能力表现更优。其中,平台供给能力均值得分率为86.47%,较2022年报告上升15.8个百分点,融合供给能力均值得分率也由73.69%上升为74.70%。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各地方政府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及网站等其他统一平台的统筹规划、规范建设、服务迭代及强力监督,对推动实现整体政府服务融合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政府服务融合供给仍处于不断探索的发展阶段。
一是清单化管理成为推动政府服务规范供给的有力手段。各地方政府将清单化管理作为推动政府服务规范供给、提升政府服务质效的有力手段,通过政务一体化平台、政府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基层公开标准化目录等各类服务清单和目录,其规范性、覆盖度逐年提升,各地方政府还针对地区实际情况公布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容缺受理清单等,扩大了清单公布范围,对政府服务规范性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内容规范性指标的得分表现相较清单规范性指标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各地方政府制定清单目录时在执行闭环制度设计的完备程度上不一致,以及上级政府制定统一清单目录到下级政府执行时差异化落实,各项清单目录实际执行情况与公众有效获取信息服务还不能很好地关联,需从制度设计、执行监管、公众监督等方面去进一步提升服务供给的实效性。
二是平台建设驱动服务规范供给效果明显,但深度融合发展不均衡。各省份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对所辖地方政府整体服务能力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但在跨平台、跨层级的深度融合方面仍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如不同平台的电子证照互认方面,已实现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政务服务网或公共资源交易网其中之一的地方政府占比为62.33%,实现两个平台均能登录的占比为18.56%,实现跨平台互认的地方政府还是相对较少;在跨地区电子证照共享互认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在探索建立地区间部分事项的电子证照互认机制,如京津冀、沪苏浙皖四省等地区实现了交通运输电子证照共享互认,川渝联合发布第一批证照互认共享清单,但更多地方政府仅公布了跨域办事清单,在跨地区如何开展联办互认方面并未明确。目前,各地方政府基本已经完成平台间的简单链接整合,但推动跨平台服务一体化深度融合仍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各地在推进数据、技术、业务的融合上差异化发展态势明显,上海、浙江等部分省份在改革推进力度、平台数据融合、技术实现支撑上表现相对较好,而这些先进地区的先行先试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模式,以不断提升政府服务供给水平,提升公众体验与获得感。
(参见《数字政府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数字化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3)》,P52~5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7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