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广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七项政策建议
——《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提出
来源:广东蓝皮书  作者:佟譞   发布时间:2024-04-22

  2024年3月2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联合发布了《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

  2024年,广东着力聚焦体系塑造、新动能培育、产业形态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新兴与未来产业发展等,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打造安全有序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持续拓展产业纵深和发展腹地,提升制造业当家本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一)聚焦体系塑造,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建链”

  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是产业链竞争,通过强链、补链、稳链、建链,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至关重要。广东部分产业链依然存在断点、堵点和短板,广东将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链长制”深入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抗冲击能力。对汽车、电子等优势行业,围绕产业前沿,通过创新化、智能化、数字化、品牌化等工程建设“稳链”和“强链”;对新材料、新能源、基础软件等增长潜力巨大的行业,在高端芯片制造、共性支撑技术等方面抓紧“补链”;对区块链、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领域,通过引进领军人才、吸引企业集聚等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来“建链”。围绕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建设,健全产业链图谱,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提供高效精准支持。

  (二)聚焦转型引领,提升制造业当家本领

  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推动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推动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轨道的主导力量。广东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制造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聚焦体系塑造,坚持新老并举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全面提升广东制造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地位和作用。开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海洋工程装备、农业机械、食品等产业,培育新增3~4个万亿元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和4~5个超5000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聚焦转型引领,以数字化赋能推进产业智能化发展,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为抓手打造绿色增长新动能,以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企业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广东制造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推动广东制造实现结构性调整、系统性优化、整体性跃升,夯实新型工业化体系根基。

  (三)聚焦创新驱动,培育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动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指示。广东要聚焦创新驱动,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纲”,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升主导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把控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融合基础设施,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围绕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打造一批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实验室。围绕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供给力,整合技术链、创新链、产业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服务。加快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以“链主”带动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增效。

  (四)聚焦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集群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广东将全面扩大当家产业优势,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持续巩固制造业的“顶梁柱”作用,高质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重点加快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海洋牧场等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布局优化、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生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动力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突破。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着力健全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参与国际领域的重点创新联盟、标准化组织和高端交流平台建设。实施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增强广东在5G、超高清显示等领域产业技术优势,支持量子通信、信息光子、太赫兹、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五)聚焦产业形态优化,持续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既促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又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价值链水平,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广东将实施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质量改造提升行动,支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加速生产性服务业嵌入先进制造生产环节,持续加快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效化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谋划落实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工程,努力打造一批两业深度融合的优势产业链条、标杆企业、新型产业集群和融合示范载体,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支持深圳前海等地建设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助力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提升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效能。

  (六)聚焦拓展纵深和区域协同联动,锻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潜力板

  产业体系具有产业组织和空间组织的双重形式,部门结构和功能结构分别从不同维度刻画了产业组织形式的特征,而空间形式则是产业组织形式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射,其形成则是区域专业化分工深化的结果。因此,从空间结构维度来看,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要求拓展经济纵深,建立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网络。实施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创建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等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要聚焦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内外发力挖掘县域、海洋和区域协作的发展增量,纵深布局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健全县域发展机制,深化扩权赋能强县改革,持续激发镇村(社区)发展内生动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把村、镇、县连为一体,结成生产要素内外循环网络,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将突出短板逐步转化为潜力板。坚持内外双向发力,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增强广东产业发展韧性、区域协同联动能力和竞争活力。

  (七)聚焦要素集约集聚,打造安全有序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和相互支撑的产业部门、主导力量、要素条件等构成的有机系统,是三次产业、产业要素、产业环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整体,不能割裂式、碎片化、孤立型发展。广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是要调整优化部门之间、主体之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促进其有序连接、高效畅通。从要素条件看,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要素等需协同优化,在构建促进产业融合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环境的基础上,要着力推动产业多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方式分工协作、有效衔接、耦合共生、互动发展,加速形成深度有机融合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以“高精尖缺”为导向,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创新合作平台的特殊作用,依托大平台、大项目规模化聚才育才,吸引集聚海内外科学家、优秀科创人才和团队来粤创新创业。要强化人才保障,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吸引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等集聚广东。探索在数据交易、普惠金融、供应链等领域开展业务场景试点工作,深化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形成规范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运营体系。

  (参见《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p114-1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