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4年3月2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广东社会科学中心联合发布了《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
2023年,广东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以22个县(市、区)110个镇1062个村(社区)为首批典型,一体推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1. 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县域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上下贯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和“1+N+X”政策体系,产业转移、城乡建设、空间保障、金融信贷、数字经济等政策向县域倾斜。组织创先、进位、消薄行动,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县域的激励力度、完善考核机制。2023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共投入1490亿元,用以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其中超70%的资金投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启动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首批省内82家高校院所与57个县(市)完成合作签约,近百所院校结成乡村建设规划高校联盟、乡村公共服务高校联盟、乡村产业发展高校联盟三大联盟,为县镇村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创新帮扶协作机制,实现对粤东、粤西、粤北市县两级横向帮扶全覆盖。
重点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设立总规模240亿元的省产业转移基金,安排1万亩用地指标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形式投资布局,高标准推进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和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超650个,总投资超3200亿元。新设连南产业园、紫金产业园,省产业园增至96个,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域全覆盖。支持各县培育1~2个特色支柱产业,同时大力发展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强县富民产业。博罗、惠东两县上榜“2023中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博罗县上榜“2023中国百强县”。广东“2023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包揽前6名。珠三角工业强区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汽车等产业上竞争优势显著。
进一步补齐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2023年,省下达对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及债务转贷支出667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7成投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深南高铁、梅武高铁开工建设,贵广高铁完成提质改造,从埔高速、惠龙高速、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等项目顺利建成,广汕高铁开通运营,粤东、粤西地区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办好办强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公办寄宿制学校“三所学校”以及县域高中,创新县中镇中托管帮扶模式,优化乡镇学校管理模式,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截至2023年底,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53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300多个,形成覆盖县镇村三级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强化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保障,截至2023年底,动工农用地整理6.1万亩、建设用地整理6.4万亩、生态保护修复13.1万亩;全省涉农贷款突破2.3万亿元,县域贷款达1.48万亿元。
2. 镇域发展势头良好,连城带乡功能进一步凸显
强化乡镇连城带村节点功能。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支持有条件的镇打造县域副中心、发展成为小城市,形成一批名镇名品,培育更多全国经济强镇。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把乡镇打造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深入实施供销社联农扩面五项工程。深化拓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专业镇、特色镇和经济强镇的经济优势进一步巩固。2023年,112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总数位居全国第三;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珠海市香洲区横琴镇分别居全国“千强镇”第三、第四。美丽圩镇建设成效初现,乡镇连城带村枢纽作用更加凸显。将全省1612个镇街分成城区镇554个、中心镇239个、专业镇260个、特色镇315个、普通镇244个,推动乡镇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全省348个圩镇达到示范标准,圩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110个典型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韶关、云浮、揭阳、东莞等地探索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美丽圩镇建设经验。
3. 乡村建设行动有序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广东省农村供水条例》审议通过。2023年,农村供水总投资超100亿元,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3%,农村供水规模化率提升至83%以上,水质合格率连续3年稳定在90%以上,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至全国上游位置;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6958公里,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骨干网组网投产。乡村风貌显著提升,美丽乡村更加宜居宜业。近年来,全省推动建设4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59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打造200余条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近百个乡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2023年,新增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3个,累计达7个;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个,累计达62个;新增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5个、示范村49个;基本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023年,全省城乡居民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项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67.21%、44.39%、39.06%(见图5)。
2023年,农林牧渔业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0.92万亿元,同比增长5.0%;粮食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344.26万亩,粮食产量为1285.19万吨;全面实施“田长制”,建成高标准农田169.8万亩,粮食产量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推动南雄盆地、韩江粤东灌区纳入国家大型灌区名录,55宗灌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农田受益面积达324.61万亩,河源灯塔盆地灌区工程建成通水;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同比增长5.6%,茶叶产量同比增长11.2%,中草药产量同比增长6.1%,猪肉产量同比增长6.5%,禽肉产量同比增长2.7%,禽蛋产量同比增长5.7%,水产种苗产量、水产品总产量、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均居全国首位;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深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和补链延链,菠萝、柚子等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荔枝出口总量增长59.2%;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对1.67万个信用村和107个农业园区开展“整村授信”和“整园授信”。截至2023年底,涉农贷款余额达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创近10年新高。
(参见《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p21-2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