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供需双方应协同推进,激发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潜力
——《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养老金融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4-01-02

  2023年12月28日,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供需双方应协同推进,激发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潜力。

  1. 拓展国民收入渠道,切实提高养老储备能力

  国民养老储备能力与其经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国民经济收入差距过大,中低收入群体占比过高,将严重影响国民养老储备。因此,需要通过促进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结合的手段,拓展国民收入来源渠道,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在充分就业方面,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鼓励和支持更多人创业就业。在初次分配领域,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让每个人享有公平的培育人力资本、从事就业创业和获得公共服务的机会。在再分配领域,要通过税收、劳动立法和执法、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公共政策途径,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保护弱势群体的劳动权益。只有通过多元渠道不断增加国民收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才能提高国民养老储备能力和发挥积累养老财富的主动权。

  2. 锚定国民多元养老需求,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养老服务金融产品创新的核心在于精准描绘目标群体的画像,提供针对性的、符合国民养老需求的金融服务。现阶段,金融机构尽管开发出了不少运作成熟、风格多元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但尚未打造出“爆款”产品。一方面,应切实了解国民的养老服务金融产品需求的特征,针对细分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期限和风险偏好产品;另一方面,要强化投顾业务的推广,《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显示,超过八成的调查对象愿意为养老金融投资咨询支付相应的费用,表明养老金融投顾业务市场具有广阔前景。此外,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养老服务金融审批政策,畅通金融机构进入和退出养老金融市场的渠道和机制,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参见《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P15~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