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3年12月23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医疗保障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3):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慈善医疗是建立在恻隐之心和救急解难的社会伦理之上,是通过无偿捐助的慈善手段汇集社会力量为有需要者解决就医费用负担的民间机制。在法定医疗保障尚不能全面解除医疗后顾之忧的情形下,慈善医疗作为利用社会力量帮助困难患者解决医疗费用的有益补充,是值得重视和倡导的民间力量。对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而言,慈善医疗的有益补充作用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
第一,扩大了医疗保障救助资金来源和服务供给,弥补了医疗保障供给不足,形成先富帮后富、有能力者帮助需要者的良好分配格局,这是通过调节社会财富格局提升总体保障能力的直接效应。目前,流向医疗领域的慈善资源逐渐增加,慈善医疗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一方面,社会捐赠能够扩大医疗保障救助资金来源。进入新发展阶段,企业捐赠规模也将持续增加;而随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逐步扩大,他们也将成为慈善医疗最具潜力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得益于慈善组织规模扩大和多元化发展,其提供的多样化的慈善医疗服务能够及时回应社会问题,满足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尤其对于残障人士、罕见病患者等少数特殊群体具有独特意义。例如,近年来,罕见病慈善组织在向罕见病患者提供医疗资源转介、信息支持、康复服务、特食供应等专门慈善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独一无二的作用。
第二,慈善医疗的发展具有促进其他医保制度完善的间接效应。一方面,慈善医疗组织对于贫困患者和弱势群体的需求有着深入了解,通过提供建议和反馈,可以推动医疗保障制度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慈善医疗可以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有关医疗服务、费用和效果等方面的实证数据,有助于医疗保险更准确地评估风险、设计保险产品,提高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可持续性和质量。慈善医疗机构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保险产品创新,探索更具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性质的保险方案。
第三,慈善医疗的社会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态势以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团结互助精神上。这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在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积极作用。这种良性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慈善医疗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益途径,彰显了和谐、友善的深刻内涵。
(参见《医疗保障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3):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p141-1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