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应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
——《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高质量发展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3-12-25

  2023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如今,人工智能已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从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到教育培训、娱乐休闲等,深刻改变了人们现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和应用也对全球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而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内在要求。

  (一)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强化自主研发能力

  面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科研的投入力度,以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和领先。其中,硬件尤其是智能芯片的研发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在硬件方面,智能芯片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其性能直接影响了人工智能的运算速度和能效。面对我国在智能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的事实,我国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人工智能重大基础研究,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鼓励并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联合研发,更好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我国智能芯片产业发展。在软件方面,当前主流操作系统大多由西方国家控制。我国要在操作系统方面有所突破,必须引导和支持国内企业研发操作系统。与此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围绕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相关应用软件,形成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生态,推动国产软件被社会广泛接受。

  (二)加快人才培育,夯实人工智能关键支撑

  人才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乏问题,必须及时制定应对策略,加快引育一批学术视野宽广、技术能力扎实、具有良好产业化头脑的人工智能高级人才,有效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基础人才的培养力度,扩大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吸引更多学生进入该领域学习,增加人才储备。其次,优化领军人才的结构,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领军人才。最后,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和进修机会,增强技术人才的技能和知识储备。

  (三)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构筑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是我国推动技术创新、转化应用的重要方式,对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针对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转化困境,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深度合作,畅通从科研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路径。

  第一,发挥政府作为人工智能推动者和规范者的作用,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优化科研成果转化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例如,可通过税收、补贴、基金等政策工具,激励企业参与科研活动。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第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应加强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科研机构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企业在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有丰富经验,二者可以通过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企业可以在高校和研究院所设立研发中心,引进优秀科研人才,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同时,高校和研究院所也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科研项目。

  第三,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长效机制。目前中国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短期化、项目化的问题,这种现象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深度转化和长期发展。因此,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应通过制订长期合作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等方式,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常态化、长期化。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道德伦理等问题愈发凸显。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健全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出台完善有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道德伦理等的法律,弥补相关空白,确保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在法律监管和保护下进行。

  第二,健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标准体系。要积极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标准体系,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性能指标、应用规则等,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三,鼓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公众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人工智能相关制度建设。政府需要在立法、执法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提供技术支持,提出实际需求;公众需要参与到相关的讨论和决策中,保障其权益。

  (五)强化国际合作交流,构建国际前沿技术生态

  中国应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合作和交流,构建多元化国际合作网络,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通过国际技术合作,获得更多的技术资源和研发成果。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体制机制,通过设立国际技术合作交流项目等,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共享全球研发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吸收新的研发理念和方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参见《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P32~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1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