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坚持“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并举,拓展文旅融合空间
——《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3)》指出
来源:中国大运河蓝皮书  作者:佟譞   发布时间:2023-12-11

  2023年12月3日,聊城大学、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2021~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运河沿线的工程建设、文艺活动、学术活动、巡演活动、展览活动、社会活动等全面展开。

  2021~2022年,沿运城市坚持以规划为指导,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系统推进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研究发掘、生态保护、数字再现等重点工程,让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通过不断深入梳理大运河的历史文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主要基础,重现遗产背后的历史繁华和文化内涵。加强系统性研究阐释,编纂出版大运河文化相关典籍,策划推动文艺精品。紧密结合实施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坚持“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并举。挖掘整理大运河文化衍生的非遗项目,丰富文化和旅游发展业态,拓展文旅融合空间。2021~2022年大运河文旅活动见表1。

11

22

33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党中央从战略方向提出的文化工程,是我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2021~2022年大运河文化工程建设方面的成就显著,从政策扶持、资金支持、项目落地实施等各方面都展现出深入推进的态势。沿运各地通过凸显大运河文化内涵,做好特色化;通过展示大运河文化魅力,做好差异化;通过打造运河文旅线路,做好精品化;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做好区域协同。一批标志性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空间不断拓展,沿运各地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图景。

  2022年1月至2月,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和河南等大运河沿线六省两市先后在本省(市)召开的两会中,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或“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相关建设的推进举措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此,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级辐射区、40个地市级拓展区和150个县(区、市)级核心区均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列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国家文化公园等288个项目,其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内容之一。

  2022年5月,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主题研讨会召开,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研讨,为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献计献策。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诸位专家以及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等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探讨了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的文化内涵、管理机制、投融资管理等重要问题。江苏与会学者在介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情况时指出:投融资和产业项目落地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核心。资金支撑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及产业推进实施的关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投融资保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此后,主办方还配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进程,持续举办系列研讨会,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言献策。

  为了保护利用好大运河,2022年4月,水利部统筹考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置换沿线超采地下水、回补重点超采区地下水、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等需求,启动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行动,实现百年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全线通水之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通过活态的中国大运河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视角下讲好大运河不同区段“美美与共”的故事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课题。

  此外,沿运各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为根本原则,围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文化旅游、道路交通、生态修复等多方面实施建设项目,并不断发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标志性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例如,淮安以大运河百里画廊为抓手引领“运河之都”建设;京杭大运河京冀段通过共同开发包括水上观景、船上商务、岸上漫步、非遗展示等“运河游船+”主题游线路实现互联互通;北京市昌平区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依托白浮泉遗址、龙泉禅寺、都龙王庙三处文物景观,围绕“一泉贯出天下脉”主题,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参见《中国大运河蓝皮书:中国大运河发展报告(2023)》p2-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本篇作者吴欣,烟台大学教授,郑民德,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