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观点

北京市社会工作站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社会建设蓝皮书: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指出
来源:社会建设蓝皮书  作者:吴禹霖   发布时间:2023-11-24

  全市按照一体建设的思路,扎实推进“社区(村)—街道(乡镇)—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街道(乡镇)在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同步在辖区30%的社区、20%的村设置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截至2023年5月底,全市共建成1076个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其中:区级社会工作指导中心16个,实现区级中心全覆盖;街道(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25个,街乡覆盖率达到65.6%,设置社区(村)社会工作服务站达到835个。

  北京社工站建设具有明显的服务体系建设先行之特点。两年来的政策从《试点方案》《实施方案》到《统筹方案》《指导细则》,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社工站建设的职责任务等清晰了然:“以推动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对本市社会建设和民政领域基层服务站点进行统筹,实现相关工作在基层的站点聚合、资金整合、服务融合,不断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和水平。”《指导细则》按照《统筹方案》要求,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对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和规范,对职责任务、管理运用、人员配备、资金管理、工作督导等方面都做了细致规定。

  社工站运营外包是当前北京市社工站的主要形式,社会服务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延伸拓展而进入基层服务体系成为社工站运营的服务主体。这既依赖制度设计的配套落实也得益于行政体系的高效运行。相关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和各区社会工委民政部门都高度重视社工站建设工作,有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社工站建设工作。通过党建引领和顶层设计,各区、街道办等积极挖掘、培育并整合地方社会工作资源等方式,通过畅通信息沟通渠道等吸引社会服务机构入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制为支撑,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等要求有序推进社工站建设。

  2. 社会服务机构作为社工站建设的承接主体,它们积极将甲方的需求与自己机构的专业特长相结合,在努力推动社工站建设和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体系中通过切实的行动履行机构职能。社工站建设的质量和服务成效往往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资质及能力成正比。

  3. 基层治理与居民服务的双重需求是社工站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两大助力。缺少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出现机构虚置或悬浮的情况,而两者的补益关系在增强居民获得感的同时也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北京社工站建设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一些值得一提的基层经验:

  1. 大兴区目前社工站建设覆盖率尽管只有72.7%,但“打造镇街综合型社工服务平台”已成为其突出特色。镇街通过积极整合内外资源,发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平台功能,打造统筹建设、整合资源的集散平台,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为提供高品质社会服务注入更多力量,为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总结魏善庄镇、榆垡镇等社工站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一站双工 带教培养”工作与人才培养模式、“区级督导+中心督导”的双督导体制、“中心指导站点辐射”的大兴区本体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民生格局已经在形成中。   

  2. 石景山区社工站建设中优先选择社区基础比较好的鲁谷和金顶街街道为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有序发展推动区-街-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原有的社区组织基础,整合资源做好“社区心理服务站+”;注意提升社工专业队伍建设,利用“区级督导+中心督导”的双督导体制注重服务过程中质量与成效评估;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通过“社工机构+优才团队”协作打造社区服务项目品牌。通过创新服务形式等,“花甲遇耄耋”、信号灯为老服务、“金小度”、“孙浩工作室”、“红色军心”志愿者团队等品牌服务项目已经获得很好的口碑。目前石景山区社工站建设覆盖率已达100%,提前实现“十四五”的覆盖目标。

  (参见《社会建设蓝皮书: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P213~2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0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