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3年11月23日,北京工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社会建设蓝皮书: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一)倡导积极老龄观:健康、参与和保障
鉴于北京市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发展不充分,实际参与率和参与连续性不高的事实,建议北京市大力倡导和培育积极老龄观,摒弃消极老龄观,消除年龄歧视,倡导年龄平等价值理念,强调对老年人“尊严”和“价值”的认同与支持,帮助其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强化社会意识,老年人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新时代的功能作用,积极创造“老有所为”的机会和条件。对于北京市老年人来说,社区志愿服务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在服务过程中,老年人实现从“服务保障的对象”向“服务他人的角色”转换,这既是老年人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做到老有所为的一个呈现,也是保障他们晚年健康,提高生活、生命质量,维护尊严与权利的一个途径。因此,北京市在老年人志愿服务中应做好顶层规划,完善老年人志愿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规范老年人志愿服务的发展。在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充分挖掘老年人的丰富经验与价值潜能,促进基层形成社会多元共治格局,提升社区治理成效。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从老年人观念的改变到志愿服务政策制度的完善,再到各种社区力量的介入、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等,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完善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健全有效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是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保障,社区应当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首先,可以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老人渴望通过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肯定,适度包括物质但不局限于物质的表彰和激励制度,有利于提升老年人的积极性,帮助促进老年志愿者在心理及情感上对社区形成认同感,提升对社区志愿组织的归属感。例如,社区可以帮助老年志愿者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对老年志愿者做出的努力进行量化记录,鼓励、表扬老年志愿者的积极志愿行为,对他们的贡献表示感谢。
此外,社区共同体意识和社区文化建设也是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北京市不同类型社区的居民关系模式存在差异,但是在建构熟人社会的过程中,社区内部的关系资源和情感资源对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有着积极作用,是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应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建设做起,激发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调研中,课题组就发现A社区的老年人互助社,有自己的宗旨口号、入社宣誓仪式等。受访者A(社区书记):“我们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钱,就弄了一个绿色的横幅,写了几个字,就是什么志愿队,大家要举手宣誓,让其他人看到我们宣誓。后来这些互助社老人跟我说,‘我入党的时候宣誓过一次,这是我第二次宣誓。’(这仪式)让他感觉到存在的价值。”社区志愿服务互助社的所有仪式,是一个意义创造的过程,也是成员归属感的建构过程。他们通过口号、横幅和社区特定的时空建构了与之相关的意义,成员间或其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很快拉近,形成社区归属感。通过仪式的举行,所有参与者实现了角色的转变,由社区居民转变为互助社成员,开启了新的角色生活,拥有了新的身份。在调研过程中,社区书记强调志愿服务通过这样的仪式,虽然淡化了物质激励机制,但实践证明有利于志愿服务精神的生成。在后续老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成员加入仪式的展演,强化记忆结构,形成集体认知和共同意识,有利于形成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老年人社区志愿服务培训
社区应提供培训服务,培训内容要和志愿服务、老年人特性相结合,让培训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目前,北京市社区老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都有培训,主要围绕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权责等方面展开,但是在志愿服务精神和服务专业性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在考虑培训综合能力时,也需要对志愿服务精神进行培育和讲解。课题组在访谈时了解到,有志愿者提出,要让志愿服务持之以恒,需要先在思想方面下功夫,思想引领永远是最重要的。除了传统的中国特色文化资源外,也可以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加强对老年志愿者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入意识的引导。在对老年人开展志愿服务知识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加强从专业化理念角度推进志愿服务培训。为此,可以通过专业社工介入社区志愿者培训,并对相关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培养“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的精神,鼓励老年人更加积极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参见《社会建设蓝皮书:2023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P112~1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0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