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近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深圳蓝皮书: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3)》。
深圳坚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找到参与治理最大“公约数”。
1. 党委领导更加坚强
市、区、街道三级全面建成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全市11个区、74个街道均落实“一把手”责任,665个社区党委书记具体抓落实,形成市委统筹协调、区委组织实施、街道党工委强基固本、社区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四级党委领导机制。
2. 政府负责更加有力
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深圳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持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财政保障力度,近七成的财政支出投向教育、卫生健康、住房保障等九大类民生领域。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板块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99.94%的政务服务事项群众最多跑一次办理,99%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零跑动办理。
3. 群团助推更加有效
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来自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市总工会推动全市百人以上企业成立工会组织,开展“律师入企”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工作,全市工伤医疗定点医院全部落实“工会+社工”模式。深入推进志愿者之城升级版建设,团市委组织全市283万名志愿者、1万余家社会组织、2431支社区志愿服务队,40万名社区志愿者深度参与矛盾化解、心理健康、矫治安帮等平安互助活动。
4. 社会协同更加密切
全市41家枢纽型社会组织、294家社工组织、9693名行业从业人员,持续在心理健康、矫治安帮、法律援助、纠纷调处等领域发挥作用。群众诉求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末梢触角逐步向企业、商圈、工业园区延伸。
5. 公众参与更加广泛
“深圳先锋”小程序设立微心愿供需对接平台,群众提诉求、党员领任务,“自组织”志愿服务广受好评。“互联网+群防群治”公众平台上线运行,活跃用户超过140余万人,采集人、车等治安要素信息3100余万条,提供治安隐患及违法犯罪线索合计1796条,38.3万名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线上教育培训。全市536个社区选举产生非户籍“两委”566人,流动人口参与社会治理成为制度化、常态化。
(参见《深圳蓝皮书: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3)》,P2~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0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