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观点
2023年8月20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
一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京津冀地区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不在于简单地扩大投入规模,而在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首先,京津冀地区应合理配置科研经费投入,避免出现资本冗余现象。完善 R&D 经费投入项目的审查管理机制,避免研发经费投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无效使用;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出现科研经费闲置现象;加强科研经费的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完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评价科研经费落实情况,确保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其次,京津冀地区应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投入效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避免出现劳动冗余现象。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或分红等形式落实科研成果性收入;健全支持科技人员研究的保障机制,改善科研人员生活环境和条件实现科研和生活的双向激励;根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特点,健全相应的分类激励机制,使奖励和科研类型相匹配。
二是推动创新资源在区域内高效流动,提升区域创新协同效率。首先,北京作为核心城市,应注重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科技园区,通过技术外溢等方式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天津应加强与北京科技创新及核心产业的对接,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积极融入区域创新协同的发展格局;河北各城市除增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好产业转移过程中带来的技术外溢,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京津冀地区可通过搭建创新技术交流平台、产业技术联盟等与创新有关的网络共享平台,加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间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
三是强化政府引领作用,改善区域创新环境。首先,京津冀应建立区域协同创新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参与的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区域内创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政策,以解决三地在创新效率提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三地政府应不断完善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科研人员激励的政策,强化科技政策法规对科技创新的保障作用,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最后,应加大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统筹推进科技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工作,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工作,保障专利法的各项规定得到有效实施,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见《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3)》p172-17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8月)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