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发布
2023年12月29日,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研讨会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第15部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3):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发布会环节由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张永生所长主持。联合主编、中国气象局陈振林局长致辞。自然与人类系统正面临着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意愿和紧迫需求,“双碳”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陈振林局长指出:
近百年以来世界正经历着以全球变暖为显著特征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已深刻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2023年极可能是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2015年至2023年这9年也是有也记录以来最暖的9年,未来五年全球平均气温将继续再创新高。今年夏季我国京津冀地区经历了历史罕见的“23.7”极端暴雨过程,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气候变化问题与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交织叠加,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聚集、连锁、放大效应明显;从全球变暖到全球沸腾,人类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愈发严峻。
国际社会已日益认识到自然与人类系统正面临着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威胁和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意愿和紧迫需求。近期中美元首会晤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对全球合作应对气候行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刚刚结束的COP28完成了对《巴黎协定》的首次全球盘点,大会通过的全球盘点报告指出,全球在推进《巴黎协定》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未来还需深度、快速、持续地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到2030年需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加至目前的三倍。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报告继续呼吁到2027年实现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早期预警系统的全面普及。
“双碳”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安全和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做好“双碳”战略科技支撑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通过发布气候变化权威科学信息、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对和适应工作、组织气候变化国际国内评估、推进气候资源开发和利用,开展气候变化科普宣传,提高服务“双碳”战略科技支撑能力。“中国社科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已连续组织编写出版15部气候变化绿皮书,这15部绿皮书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和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学者、决策者以及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良好的桥梁,气候变化绿皮书综合评价排名一直稳居皮书第一梯队,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反响。
联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昌林副院长致辞。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领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今年的绿皮书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很有意义。王昌林副院长指出: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中和目标下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大趋势。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再创新高,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应对气候变化一刻也不能松懈。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进行了《巴黎协定》后的首次全球盘点,达成《阿联酋共识》,各国同意逐步摆脱化石能源。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积极信号。全球有150多个国家或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之路。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广泛的全球共识,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而言,落实“双碳”目标既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更带来很多重大战略机遇。
第二,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三年来,中国从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高度,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生态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国构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取得了全球瞩目的积极成效。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1%。全面停止新建境外燃煤电厂,供应了全球50%的风电和80%的光伏设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约占全球市场的60%,稳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超过1800万辆,约占世界总量的50%。
第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同时兼顾多主体利益,促进公正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易、坚持不懈地推进。当前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绿色低碳转型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的影响不同,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和把握实现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协调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关注地区协同发展,关爱弱势群体等等。
第四,坚持问题导向,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覆盖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多学科交叉。为服务国家重大政策需求,迫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跨部门合作,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发展,就其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为党中央国务院决策服务,为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冀祥德社长发言时指出,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在此背景下,许多相关领域专家都在积极深入开展研究,不断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并发挥了关键作用。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气象局与社科院院多年联合打造的权威智库报告,自2009年首次出版以来,连续、系统阐述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在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治理中不断迈上新台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当代中国学术出版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长期关注气候变化领域的选题,在气候变化与绿色经济、城市政策、粮食安全、能源合作、知识产权、社会发展、公平正义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相关著作。其中《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众多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精品力作,不仅多次获得优秀皮书奖、优秀皮书报告奖,也被多次翻译为英文版,展现了中国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大国责任担当。
皮书副主编国家气候中心巢清尘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陈迎研究员介绍了皮书的主要内容。特邀作者代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刘泽洪做“全球能源包容公正韧性转型--方案与实践”的主题发言。随后,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袁佳双主持“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研讨会环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马爱民、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IPCC第一工作组原联合主席翟盘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中心副主任谭显春研究员分别就气候变化绿皮书进行了点评,并就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和实践相关问题进行了精彩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就会议主题进行了互动讨论。最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研究员做总结发言。
气候变化绿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专家联手国内气候变化领域一线学者联合编撰的权威性年度出版物。自2009年推出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以来,气候变化绿皮书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独特视角,见证了国际气候进程,紧扣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脉搏,反映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为社会公众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提供了丰富、及时和有前瞻性的思想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报告在皮书类综合评价排名稳居第一梯队,2019、2020、2021年度气候变化绿皮书连续三年评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皮书奖”一等奖,2022年获得二等奖和单篇报告三等奖,另有多篇研究报告获得“优秀皮书报告”二、三等奖。
202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聚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新形势,从不同侧面展现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政策和行动,对关心气候变化、“双碳”目标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各级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强调,全球气候危机的形势愈演愈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空前的巨大挑战,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任重道远。应对气候危机,促进全球绿色发展转型,凝聚了最广泛的全球共识。中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积极稳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1+N”政策体系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引导地方、城市、行业、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行动起来,逐步形成全社会落实“双碳”目标的合力。
0 人参与 0 条评论(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