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入口|手机版|APP| 网站地图| 帮助中心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登录|注册|

更多>>皮书作者

谢伏瞻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详情>>

更多>>皮书机构

皮书发布

《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发布
来源:华侨华人蓝皮书  作者:张雯鑫   发布时间:2023-07-25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978-7-5228-1482-7)_立体书影

2023年7月25日,华侨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分为总报告、教育文化篇、华侨权益保护篇、专题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对华裔来华留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华裔来华留学生更适应具有竞争性的在线课堂学习环境。而在线上学习中,华裔来华留学生更为倚重教师的教法和直播教学,其家庭因素对线上学习体验和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总报告建议:增强华裔来华留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提高留学生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构建华裔来华留学生学习评价反馈机制;给予来自低等收入家庭的华裔来华留学生更多关怀。

  教育文化篇共有四篇报告。第一篇报告对华裔与非华裔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二篇报告调查泰国的汉语公务员教师对其职业的认同情况。第三篇报告调查菲律宾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需求现状。第四篇对海外华侨华人与港澳台同胞经受的文化冲击与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的华裔来华本科留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应当进一步重视华裔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状态,从学校、家庭以及留学生自身等层面,加强心理干预,减缓学习压力。泰国的公立学校已逐渐成为汉语教学的主要场所,身为公务员的汉语教师的职业认同对推广海外中文教育与传播有重要意义,而对泰国汉语公务员教师职业认同产生直接影响的是薪酬福利待遇。菲律宾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需求的程度介于“中需求”和“高需求”之间,认同华裔身份的群体对中华文化认知的需求明显高于不认同华裔身份的群体。应加强市场调研,创设中华文化品牌产品,利用高科技和新型媒体网络加强文化体验、加强对外合作,以经贸来往带动文化交流。海外华侨华人和我国港澳台同胞,广泛存在文化冲击和逆向文化冲击现象,且文化冲击的程度高于逆向文化冲击的程度,不同群体间还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普遍采用“积极融入当地文化”“沟通交流”“自我心态调整”“参加社会活动”等策略应对文化冲击,采取“寻求帮助”“寻求支持”“自我心态调整”“社交网络再融入”等策略应对逆向文化冲击。

  华侨权益保护篇有两篇报告。第一篇调查俄乌冲突对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的影响和华侨权益保护情况。第二篇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华侨权益保护的演变。两篇报告从实际到理论探讨华侨华人在海外遭遇战争、排华等紧急事件,以及华侨权益保护的各种问题。俄乌冲突发生后,乌克兰及周边国家的华侨华人在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工作生活等方面受到很大影响,因此相关的华侨及侨团展开了自助互助活动。应持续关注留守在乌克兰及停留在周边国家的华侨的情况、认真做好回国华侨的疫情防控和安抚关爱工作、正面引导国内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倡导海外浙籍华侨回乡投资建设、进一步加强海外侨团建设。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重视侨务工作,并将华侨权益保护作为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始终是华侨权益保护的强大推力,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始终是华侨权益保护的根本遵循,维护华侨权益始终是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的坚实基础。

  专题篇有三篇报告。第一篇报告研究华人移民网络对中外投资贸易的影响。第二篇报告挖掘马来西亚华人商会的发展特征,从网络治理理论视角探析其外部网络关系。第三篇报告基于1999~2020年CSSCI收入的以“华侨华人”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对我国华侨华人研究核心作者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在疫情背景下,华人移民网络能显著促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但华人移民网络在各国对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促进作用会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华人移民网络在我国与各国投资和贸易中的“桥梁”作用,应加强对国外华人移民网络的建设,如设立相关中介机构加强华人移民与中国的联系,应积极合理运用华人移民网络的“桥梁”作用,如参加华人华商联谊活动、加入世界华商大会等华人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层面,通过推进并完善投资与贸易数字化、线上化,发挥华人移民网络的线上“桥梁”作用,提高双边投资贸易的便利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实现共同发展。马来西亚华人商会兼具一般商会的共性特征和华人商会的个性特征,是推动中马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桥梁纽带,而且马来西亚华人商会外部网络关系稳定与否与其价值功能发挥质效密切相关,因此建议精准引导华人商会整合华商力量,加强中马民间组织深度互利合作,织密“海丝”朋友圈。研究发现,华侨华人研究方面的青年学者储备不足、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还没有形成,不仅没有形成一个具有高合力的学术共同体,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为此,可以从加强华侨华人研究后备力量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重视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建设,推动华侨华人研究及核心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多元、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核心作者,形成多维主体和跨区域合作交流网络,提高成果的可持续产出率和影响力。

  《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22)》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把握目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最新生存现状,并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