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

专家视角

乔向杰:智慧旅游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搜狐网 作者:乔向杰 发布时间:2022-02-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而数字经济实际上指的就是信息经济,其本质就是信息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信息化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从其本质与内涵及其在旅游业实践的应用中可以找到其赋能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

一、 新时代背景下智慧旅游功能和作用的再定位

  智慧旅游所依托的核心技术升级,其功能和作用已经从信息交流、知识共享到为行业各领域提供全景应用演进。初级信息化阶段所依赖的信息技术主要为数据库、互联网等技术,应用范围主要在企业和组织内部,更多的是解决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和信息整合与集成,表现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智慧旅游的核心技术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物联网技术使得人类世界与物理世界能够连接起来,再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将人、机、物全时空连接,借助于云计算强大的算力和大数据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的学习与预测等能力,使得跨组织、跨部门的大范围应用、场景化的即时应用以及大规模数据的应用等都成为可能,这是“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的初级阶段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也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向价值传递、价值创造演进。智慧旅游建设的初期,面向游客的应用更多的是借助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提供旅游信息,在线预订旅游产品和服务;面向企业与组织内部的应用更多的是利用信息系统和IT工具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IT技术的主要作用还在于支持和效用导向。新时代的互联网应用已经从“眼球经济”“流量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以“价值经济”为主要模式的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旅游”的深度应用已渐成气候。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更关键的在于价值创造,而不仅仅是成本控制;是战略导向,而非支持导向;投资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开拓新的蓝海和创造竞争优势,而不仅仅是将技术作为生存和保持竞争地位的手段。企业竞争的基础已经不只停留在设施、资源层面,更关注对于市场需求反应的敏捷性和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智力支持,以创造不易复制的、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和体验为圭臬。

二、 智慧旅游赋能旅游需求与供给的协同演化与升级

1. 智慧旅游赋能于洞察并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消费升级需求

  (1)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消费方式升级。

  传统的消费方式正在向网络化和平台化过渡,线上与线下市场互为补充,扩大了传统市场的边界。在线消费、移动支付、场景式消费等使得旅游消费可以实现跨区域、全时空、泛在化。

  (2)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消费结构升级。

  互联网大大降低了旅游信息的不对称,旅游者的消费层次和水平也不满足于单一化、从众化、观光式的旅游需求。互联网更好地连接了旅游供应商和游客,能及时地洞察并响应游客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旅游生产更大程度上由旅游消费来决定,旅游者正在与旅游供应商共同创造企业价值。

2. 智慧旅游赋能于旅游供给侧改革需求

  (1)赋能于旅游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

  信息技术是企业创造和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的主要驱动器。在线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多样化的商业模式,旅游B2C、B2B、C2C以及C2B等模式普遍应用,团购、尾房、模糊定价(神秘房、惠选)、反向竞拍等运营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极为丰富、选择多样和便捷化的在线旅游消费和体验,也为旅游企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近年来,沉浸式旅游演艺、行浸式光影演艺、游戏化沉浸式体验、沉浸式博物馆等,依托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3D全息投影、智能交互、5G、4K/8K超高清等技术,结合旅游文化IP 营造出虚实结合的旅游新产品。“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等服务模式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居民带来了足不出户的旅游虚拟体验和消费新模式。平台经济进一步开拓了旅游产品的渠道供给,共享经济则进一步增加并丰富了碎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设施的供给。

  (2)赋能于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卓越和精细化运营。

  旅游企业和目的地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通过网络精准营销,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借助于云计算服务,全面降低了信息化成本,提升信息化能力;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全面洞悉业务并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移动的、基于位置的和交互式的服务等。借助于智慧旅游的技术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的竞争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3)赋能于产业链协同和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旅游”正在激发新一轮的传统旅游业变革,促使企业联网、数据在线、交互智能,旅游产业链上的成员将通过互联网更好地连接,资源将得到更好地优化和配置,服务更加细分,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使得企业更容易以更低的价格采购产品和服务,并关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价值链更广泛地与其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连接,从而形成高度协同的价值网络和产业生态系统,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3. 智慧旅游赋能于旅游公共服务与治理能力提升

  (1)丰富并创新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手机 App 等多种渠道,提供的主体可以是个体、企业和组织,通过众筹、众包等形式满足更多元的公共服务需求,并通过大数据监测,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得以最优化配置。

  (2)构建旅游现代化治理体系。通过过程监管、实时数据采集,为旅游行业监管提供可行的证据支持;通过采集各方数据,大数据集成与分析,为旅游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决策优化、公共服务、事务办理、信用管理、市场监管、安全监控等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增强旅游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三、 智慧旅游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愿景

  旅游业不仅具有明显的产业属性,还有较强的事业属性。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指标,构建高效运转、持续发展、机制优良的高质量供给体系,还要形成共建共享、公平公正、文明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保用平衡、重在效能、多元赋能的可持续生态理念。

1. 智慧旅游可以赋能于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首先,应重视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智慧旅游建设进程,推动旅游产业的智慧化均衡发展。其次,要关注消除代际间的数字鸿沟,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更好地享用智慧旅游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智慧旅游不仅要体现智能化,还要体现人性化。最后,应利用智慧旅游的新媒体技术具有的快速和海量传播效应,更好地阐释和解说旅游目的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风貌,讲好社区的故事,让游客与目的地居民和谐共处,让旅游造福于目的地的长远发展。

2. 智慧旅游可以赋能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实施旅游业“双碳”战略。利用智慧旅游的感知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对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与设施设备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科学评估人类的旅游行为对目的地资源、环境及生态的影响,综合考虑空气质量、供水供电、三废(废气、废水、废弃物)处 理、旅游住宿、交通负荷等因素,构建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模型,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同时,还可以通过测算旅游者的碳足迹,构建旅游目的地的碳排放模型,发展旅游碳汇经济,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负责任的低碳旅游方式。

  作者简介:乔向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