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观点:文化旅游业敏感但不脆弱
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是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一个超长黄金周假期。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统计,8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这组数据振奋人心、来之不易,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旅游业持续火爆、势头不减,为确保“六稳”“六保”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了贡献,也是一次成功的后疫情时代旅游演练。实践证明,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给人们带来了安全感,我国文化旅游业正在复苏振兴,上扬发展趋势明显。
文化旅游业敏感但不脆弱,具有很强的反弹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当前,我国文化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和供给侧改革时期,5G技术的植入将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文化旅游业态、游客数量、客源结构、出行模式等都较之过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铁使跨省旅游变成了“短途游”,降低了人们出行的心理距离;各航空公司、旅行社安排了众多旅游包机线路,从南到北,乡村游、草原游、海岛游、文化遗产游、康养游等应有尽有;得益于旅游公路的日臻完善,高速公路对郊县、城乡公交等“最后一公里”的延伸与辐射作用日益显著;5G等技术的运用,为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文化旅游业敏感但不脆弱,本身具有很强的修复能力和反弹力。虽然文化旅游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受到重创,但其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并将加速文化旅游企业的优胜劣汰。历史经验表明,即使在社会经济陷入低潮时,文化旅游业都蕴含着巨大的后劲,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作用实力明显,“朝阳产业”之称名副其实。
后疫情时代我国文化旅游业复苏有着良好的基础,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国就是先天优势。我国面积大、人口多且分布广,有着巨大的内部市场需求。在国外疫情尚在蔓延、出入境游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国内游市场扩张潜力无限。同时,近年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强劲的短途游需求正在释放,跨省(区、市)团队旅游恢复,将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企业进一步复工复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后疫情时代文化旅游业发展变革趋势
品质化和标准化将成为必然,特别是卫生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疫情之后,游客都希望有一个放心的文化旅游环境,对景区景点的卫生与安全会有更高的要求。以旅游巴士为例,今后旅游巴士将采用可更换空气和消杀病毒的双向车内新风换气技术和空气净化技术,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用在疫情防控时期,而且在后续的日常文化旅游活动中也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5G领衔的新技术应用将会进一步加快,智慧旅游将得到更大范围推广。疫情期间,在VR全景、AI、5G等技术的推动下,一些景区推出了“云游”项目,让人们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也能欣赏到万里之外的景区风景、感悟人文历史。疫情之后,景区应积极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展示,给游客出游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选择。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实行网络预约购票、分时游览、实时电子讲解替代人工导游的景区景点将越来越多,这种趋势将加速旅游产业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常态,“旅游+”将得到更大发展。疫情之后,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将会有更深层次的融合,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实现不同产品之间的配合补充,还能使文化旅游企业在其业务发展中扩展新的消费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除了研学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近年涌现的新业态新产品,房车旅游、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等装备制造业也会增加新投资和新供给。
特色定制化将进入百姓需求日益增长的文化旅游生活,个性化小团队将成为出游潮流。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升,文化旅游消费在悄然转变,出游机会和次数的增多,多数游客都具备了一定的出行经验,旅行个性化需求强烈,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大规模的团队出游将被适度压缩。这一趋势使得旅游企业将经营重点逐步从价格战、门票经济转移到个性化、定制型的旅游新产品开发上,促进旅游企业摒弃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进行市场细分、精准营销,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出境游需求转化为国内游,国内文化旅游品质提质升级势在必行。鉴于国外疫情迟迟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未来至少1-2年内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因受到疫情的影响将大幅减少,那么每年高达1亿-2亿的出境旅游人次消费需求必将在国内消化。因此,国内旅游的高端消费市场,包括滨海游、海岛游、游艇游、康养游、乡村游等业态将会得到快速高质量发展。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