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 | 注册
登录 | 注册

专家视角

专家观点 | 吴志才:疫情下的旅游业应对思考

来源:大洋网 作者:吴志才 发布时间:2020-03-11

  2020年开春,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原本火热的春节旅游市场按下了“暂停键”。

  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既是对文旅行政部门行业治理水平的“大考”,也是对文旅企业生存能力的挑战。

  旅游业具有异地性、消费性、民生性、综合性等特点,在疫情艰难时刻,旅游业如何“重启”,把这场“寒冬”变成“逆袭”的好机会?值得我们深思。

  ● 提升旅游治理水平应对“旅游流”

  以旅游为目的流动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全国超过60亿的旅游人次,以及超过6.5万亿元的旅游总收入,这种流动性背后所带来社会治理效应和管控治理难题日渐成为常态。本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是对旅游治理水平的考验。

  目前亟需构建基于突发公共事件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在党政统筹下实现多方共建,即文旅和卫生等部门联动监控、文旅企业联防联控管理、居民和游客监督支持、智库媒体科学研判发布等。

  ● “宅旅游”催生优质旅游供给

  疫情被迫“宅”在家中的中国人,短期内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催生了不少“宅经济”的新形式,其中“宅旅游”已逐步成为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旅游新经济的创新点。与传统旅游活动相比,“宅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和旅游服务的精细化管理。

  “宅旅游”意味着三个方面的创新:

  一是加大在线文旅居家消费产品开发,推出线上免费公共文化产品、在线展览展示和文创产品的开发销售,培育消费者线上体验的习惯,让这些文旅资源价值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物流走向世界各地,以实现更均衡、更多元甚至是更具无边界成本效应的价值变现;

  二是通过新媒体加强旅游企业、产品和目的地的宣传,提高旅游者感知形象,为疫情后旅游者的现实旅游决策的转化打下基础;

  三是通过网上在线课堂等加强企业员工的素质培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不断赋能新需求。

  ● 旅游“无界”加强健康旅游社区建设

  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活动的边界正在逐步突破。旅游社区成为承载旅游活动的重要聚落单位。旅游社区主要指是旅游景区、旅游地产区或酒店等目的地,是一个流动的、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社区。旅游社区是社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旅游社区建设是“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的有效抓手。

  在应对疫情时,应该科学有效地管控好旅游社区发展,监测和追踪好旅游社区人员。

  其一是提高旅游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实现对游客、车辆进出的报备排查和跟踪管理,将病情监控、防控措施的宣传落实到人;

  其二是加强旅游社区必要医疗设施配置,利用游客服务中心或咨询点提供疾病初步检测和筛查,并通过信息联通及时反馈检测结果、提出分诊和就医建议,建立旅游社区与城市医疗体系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流机制。

  ● 防范前置完善公共旅游安全规划

  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对于涉旅活动的应急管理愈发重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对于旅游行业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而发生的公众和旅游者伤亡及病变事件,需要做好源头管控,强调防范前置,实现安全管理提前介入。

  把旅游公共安全规划纳入到全域旅游规划体系,出台应急预案,对旅游行业处置涉旅游突发公共事件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提升旅游行业应急处置水平。

  ● 精准防控强化旅游大数据支撑

  此次疫情防控,是一场大数据时代的抗疫战争。鼓励政府数据和市场数据融合共享、互动互用,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决策。

  依托旅游大数据,主要三方面作用:

  一是加强防控数据对客源研判的作用,对疫情实时分布和旅游流动的动态性判断作出快速反应,为安全管理提供支撑;

  二是提升防控信息传递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游客多了解,让政府部门的权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游客手中;

  三是激发创新性的文旅发展模式,推动基于智慧旅游平台和数据资源构建适应于消费远程参观和消费新经济。

  ● 出台应对疫情支持旅游企业政策

  旅游行业具有带动性和惠民性特点,数据显示,我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由于目前旅游行业大部分旅游企业属中微小企业,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差,因此除企业积极自救外,还需要政府出台扶持政策。

  主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政策供给,与旅游企业共度难关: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确保融资成本降低、支持低息贷款等;

  二是减轻企业负担,减免企业房租并给予适度财政补贴、减免企业税费、延期交纳税款等;

  三是稳定职工队伍,实施失业保险费返还政策、缓缴社会保险费、与职工协商调整薪酬和轮岗轮休等。

  ● “后疫情”启动旅游业振兴计划

  疫情以后,旅游业将经历启动恢复期、基本恢复期和全面恢复期三个阶段,其中重塑健康安全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优质旅游供给,提振旅游消费信心将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供给集中释放、需求增速回落的市场格局,需要从政府全面扶持、企业创新变革、游客激活消费三方面启动全面推进旅游业振兴计划,大力恢复入境旅游,积极恢复国内旅游,稳步恢复出境旅游。旅游行业围炉取暖,共克时艰,防止旅游产业系统性风险,振兴旅游产业发展。

  ● 呼唤新旅游生活方式

  旅游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生态文明时代,从2003年的SARS到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都促使人类重新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如何爱护公共环境,守护家园。

  旅游活动本质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活动,因此需要培养新旅游生活方式,推广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旅游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以实现更有活力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健康安全的旅游环境,实现旅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吴志才,系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