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智库观点|汪振军:让功夫成中国文化旅游的名片
01 第一、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
少林、太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知名度很高,海内外影响也很大。但截止目前,还不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入保护名录。这就说明,少林、太极在文化上,特别是国际上还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因此,要把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点。同时,少林和太极没有自己的博物馆,功夫历史和功夫文化无法展示,器物文化、技艺文化、精神文化,不能被世人所了解,所认知。因此,建立少林和太极文化博物馆,保护和展示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特别是在当前世界传播一体化的今天,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更是刻不容缓。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了解少林和太极的历史与文化。
02第二、建立中华武学体系
加强对于功夫文化的研究,弘扬功夫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目前我们的功夫文化传播还是一种浅层次的文化传播,只有“武”没有“文”,只有武术套路、武术表演、武术比赛等形而下的东西,而缺乏形而上的东西,对武术、武功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挖掘和弘扬远远不够。人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功夫文化只有“术”而没有“道”,功夫文化的核心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弘扬。因此,建立中华文化“武学体系”非常必要。
我以为,“中华武学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武道。武术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是什么要清楚。比如《周易》讲的“自强不息”、儒家讲的“仁者爱人”、道家讲的“有无相生”、佛教讲的“明心见性”,这些东西在中华武术中是如何体现的?如何体现“道器合一”、“道术合一”、“武道合一”、“天人合一”?比如,如果从老子“道”的角度看,中国功夫就是“以无为本”“无为而无不为”。“中国古人深谙自然的妙用,坚信‘无’的积极意义,重道术而轻人为,在传统武术家们看来,无中生有,由道而术,才有真正的价值。道的显现,是构建理想技术的重要方式。从传统武术所关注的领域来看,无论技术战术构建与心态调整,还是健身养生与武德修养,都对‘无’的思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乔凤杰《形上的引导——老子道家的道与传统武术的超越追求》《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当然,如果从其他角度,如《周易》、儒、禅,也会有新的发现。总之,中华武术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派虽多,但万变不离其宗,武术之“道”,功夫之“道”,是中华“武学体系”的根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才有底气。
二是武德。练武之人必须有德。武,止戈为武。武是停止干戈,消停战事的实力。德,以仁、义为核心理念、以上、止、正为行为操守的言行举止。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虚心请教、屈己待人、助人为乐”等作为武德信条。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定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作为武德的标准。那么这个“德”与儒讲的“正”、道家讲的“清”、佛教讲的“空”又有什么联系呢?中华武德又是如何讲究“身心合一”、“知行合一”、“体用不二”的呢?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是武礼。“礼”就是规矩和秩序,这些规矩和秩序如何规范和约束习武人的行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遵守礼仪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习武之人也是如此。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学武之人的立身之要。礼里有尊严、礼里有尊重、礼里有品质、礼里有智慧、礼里有胸怀、礼里有做人的境界。武术礼仪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其中包括师徒礼、场合礼、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表演礼、竞赛礼等。每一个具体礼仪都代表着具体的文化内涵。比如“抱拳礼”为武术的特有礼节,它体现了武术的精神,广泛用于武术竞赛和武术活动中。双手抱拳其左掌意为文,象征和平,代表武德;拇指弯曲表示谦虚;右拳意为武,象征力量,代表武技;两手相合表示习武者要文武兼备,不但要有高超的技艺,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抱拳礼”的深刻寓意为和平、团结和友谊。中国传统的礼让为先、尊师重道、兄友弟恭、天下一家都构成为习武人的“礼文化”。
四是武术。也可以叫武功。包括了动作、套路、招式,这一招一式背后的道理、作用、原理、效果是什么?功不到,力不成。功夫背后是功力、功底、心态、境界,是对每个动作的辩证思考,因此要加强对于经典功法的研究和推广。如达摩《易筋经》、少林八段锦、太极拳老架、新架,要把功夫文化的要领讲清楚。比如少林功夫讲的“拳禅一体”、太极拳讲的“阴阳变化”之理。“拳禅一体”实际上是禅宗要义与少林心法的结合。禅宗追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坛经》云:“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少林武术继承了禅宗要义,重视心性的修炼,在炼心时讲究“心为一身之主,五官四肝百骸之帅。”《少林拳术秘诀》称:“上乘技击术,总以有几分禅机,方能活泼镇静,所谓超乎寰中,得其象外之法。”古人喻参禅如用兵、技击似禅机,需要有超越有为的、深沉而自若的心态本性,才能立于阴阳不测之地,随机发用。所谓“拳禅一体”即为身心一体,内外一致、形神兼备。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就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月牙山人曰:“阴阳太极本相随,动静虚实把手推;内外功夫两重门,不识此道恐难为。”太极阴阳的外门动功夫,即所谓太极拳中的外部运动的动静、虚实、快慢、刚柔、抑扬、急缓、粘走、屈伸、往来、进退、开合、收放、驰张等对立统一关系。太极阴阳的内门静功夫,即所谓太极桩法身体内部的阴阳,骨为气,肉如水,皮附意。骨为气,属阳向上,脊柱要挺;肉如水,属阴向下,肉要松;皮附意,久而久之产生麻热,内传骨肉五脏,外透光芒。太极阴阳的呼吸功夫,即所谓的清气上扬,浊气下降。太极拳讲的阴阳既有自然变化之理,也有人体内外变化之理。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阴阳一体,此消彼长。既存在于每个动作之中,也存在于个人身体之中。阴阳平衡、阴阳和谐便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状态。武功的修炼需要理念与实践相结合,理念指导实践,又贯穿内化为实践。实践是个人的修炼、内观、体验、证悟。此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天的功夫教育需要专业化、标准化,将传统功夫教育和现代学校的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可能有利于多层次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
五是武艺。中华武术从来与艺术和美就有深厚的渊源。功夫与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都分不开,功夫高手一定在艺术方面有所造诣。“技进于道”、“技艺不二”,武的最高境界是“武艺”。“武艺超群”说明一个人的功夫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公孙大娘舞剑,既是武术,也是艺术。公孙大娘是开元盛世时的唐宫第一舞人。善舞剑器,舞姿惊动天下,以舞《剑器》而闻名于世。正是因为她,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草圣张旭的一卷绝妙丹青,才有幸读到了诗圣杜甫的一首慷慨悲凉的《剑器行》,就连画圣吴道子也曾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一篇《剑器》成就“三圣”,可见武术与艺术是相通的。今天中国功夫的传播,也需要将少林、太极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加强与文学艺术界的沟通、联姻,创作出更多的文学艺术作品,同时,这些作品的出现也有利于中国功夫的广泛传播。
03 第三、讲好中国功夫故事
少林拳之所以影响非常大,原因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影《少林寺》风靡海内外,一下吸引了众多的武术爱好者,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但是这30多年,尽管也拍了不少电影、电视剧,但没有任何一部能超过电影《少林寺》的影响。太极拳在上个世纪也拍了电影,但影响不大。整体来说,这些年的传播还不是很成功。特别是在国际传播方面缺乏有实力有影响的大片。如果认真研究一下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李小龙、成龙可算上中国的功夫明星,一个在美国,一个在香港,都很有影响。而真正从艺术方面考量,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片只能算是“动作片”,从文化价值认同而言,离成功的文化传播还差得很远。这一点包括港台和大陆的功夫片,皆是如此。“功夫”在这些电影中只是炫技,只是手段和工具,功夫自身并没有成为文化的主体和主角,更没有上升到艺术的境界。“打打杀杀”、“江湖恩怨”、“武林争霸”只能是民族文化落后的符号表征,不能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标识。而真正让国际认同和佩服的中国功夫电影,目前只有李安和候孝贤达到了这个艺术水准。
1991年李安因电影《推手》一举成名,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影片围绕一个移民美国家庭的老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表现了传统的中国文化与美国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差异与冲突。从《推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功夫文化在影片中得以充分地发掘和展示。中国人以太极“推手”为媒介有效地化解了一个家庭中西文化的的差异与冲突,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这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文化智慧。
2001年李安以电影《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10项大奖,中国电影终于获得了世界主流文化的认可并占据文化竞争的高地。这部电影依然是以中国功夫为题材,反映的是中国文化的美学底蕴。影片虽以爱情和武侠作为故事的主线,但作者显然在其中寄予了自己的文化理解。比如武林高手李慕白从容大气,李慕白传授武术和剑法时说:“李慕白是虚名,宗派是虚名,剑法是虚名,这把青冥剑也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李慕白讨厌江湖中的恩恩怨怨和你死我活,他认为,武术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必须做到:“勿助、勿长,不应、不辩,无知无欲,舍己从人,才能我顺人背。”他反复强调“本心”的作用,只有好的武德,人心正,才能修成正果。与李慕白相对照的碧眼狐狸,之所以达不到很高的水平,最后走火入魔,是在于他心不正,没文化,理解不了武术的至高境界。中国的道家文化讲究以无为本、阴阳互生、刚柔相济、动静相宜,中国武术非常注重练武与修心,从本质上讲是相通的。该电影除了在内涵上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在艺术上也独树一帜,扬弃了以往功夫电影的打闹与吵杂,强调功夫电影诗意的酿造、唯美的追求。李慕白与玉娇龙竹林比武的场面可谓经典,所有的招式都是借助竹子本身的柔韧与弹性衍生,使得运动成为一种优雅的弧线,李慕白几乎不用出招,只需凭借竹子的特性就可让玉娇龙立足不稳,画面传达出李安对于武术精髓的认识:以柔克刚,道法自然。李安大量运用了大远景和远景来表现打斗场面,意在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青绿柔韧的竹子和绵绵不绝的绿色背景淡化了主体拼杀的暴力性,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意境。
2015年导演侯孝贤以电影《刺客聂隐娘》获得了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以及台湾第52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最佳音效等五项大奖。在电影商业化和世俗化的浪潮中,侯孝贤以他特有的方式,实现了对于传统武侠电影的继承与超越。《刺客聂隐娘》是一部氤氲着中国美学含蓄内蕴、意味悠长的武侠片,一部既隐又显真正彰显中国精神的武侠片。侯孝贤以他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诠释“武”与“侠”、“武”与“义”、”“武”与“人性”的真正内涵。他以人性和艺术的眼光解构了政治与暴力的武侠电影。他超越了肤浅和感官层面的刺激,而让电影回归到和平与宁静,回归到让人可以仔细品味的美学意境。他以自己的传承创新,为武侠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式。仅以景别的选择就体现了导演独特的艺术追求。聂隐娘的武戏被安排在美丽的白桦林,武打这样残酷的场景也被导演简化了,诗化了,演绎得美到极致。电影中的武打没有血淋淋的场面,一切都是那么干净。同时,影片选择了大量的空景长镜头,瀑布、河流、森林;鲜花、原野、光影;山峦、云雾、峭壁。这一切又让人心静如初,忘却尘世的纷争。自然的宁静美与人世的争斗构成了一种电影的张力,让你细细品味生命的意义。就连百株牡丹的枯萎和小羊跪乳的场面,也让人浮想联翩。物与人,情与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情景合一。这些都赋予《刺客聂隐娘》强烈的意境美,让武侠片这一中国特有的电影形式焕发出东方美学独特的神韵,自然天成。
在功夫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并不是具有文化资源就天然地掌握了文化传播的话语权和制高点。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高超的文化创意对于文化资源的改造、加工和提练。功夫是中国的、面条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的,美国人却利用文化创意拍摄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功夫熊猫》。这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只笨拙的熊猫立志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导演约翰斯蒂文森称,这部电影是对中国文化的致敬,是“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它的名字,就叫《功夫熊猫》。影片很好的诠释了中国功夫的精髓,每个人物个性明显:乌龟大师的睿智、师父的心事、阿宝的执着、娇虎的聪明勇敢冲动、仙鹤的厚道、金猴的沉稳、灵蛇的善良、螳螂的热心、大龙的勇猛和残暴、平先生的智慧和山管家的胆小。其中可爱的熊猫阿宝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与思考。影片告诉观众要成功必须建立自己的自信。师傅对阿宝说的那句话:“我不希望你变成我,我希望你,变成你。”《功夫熊猫》与其说是一部功夫片,不如说是一部励志片。它告诉人们,成为你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这部电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快乐,还让人们获得了信心和力量。正由于此,它赢得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观众的广泛认同。无疑,电影的立意与创意是新颖的。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竞争不是资源的竞争,而是创意的竞争。讲好中国功夫故事的关键是要有创意、要有新意!
04 第四、做好功夫演艺产品
传统旅游的六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而升级版的旅游要素则注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观光、购物、特色饮食到体验、研学、休闲、艺术欣赏,精神的因素在大幅度增加。人们不仅要满足观感、口感,还要满足体验感、美感。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就要在文化休闲、文化体验、艺术欣赏方面做文章。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引领人们高水平的文化需求。功夫演艺能够开发夜间经济、拉长产业链、开发新需求,起到整体带动作用。近些年来,河南也做了不少功夫演艺产品,如《风中少林》、《大河秀典》、《木兰诗篇》、《精忠报国》、《功夫诗九卷》、《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基本上都失败了,只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还在继续演出。这说明我们的功夫演艺整体还不成功,从市场定位、受众定位、节目创编、演出实施、价格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想当初,阵容不可谓不庞大、场面不可谓不壮观、设备不可谓不先进、水平不可谓不高、投入不可谓不大、导演不可谓不著名,有些还得了全国大奖,为什么后来就不行了?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一下。对于市场来说,演艺肯定是有需求的。而如何按照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去运作实施,则需要认真研究。
成立于1973年由林怀民创办的台湾“云门舞集”的成功值得我们关注,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46年?他们的演出为什么在全世界许多地方都很欢迎?原因是什么?“云门”之名来自于中国古书《吕氏春秋》中的一句话:“黄帝时,大容作云门,大卷……”,也就是黄帝时代中国舞蹈的名称。云门舞集在创建之初,虽然已经注定要走一条有别于西方舞蹈的道路,但是严格说来并未曾有特别准确的方向。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1995年林怀民终于为云门舞集找到了自己的路,放弃早年的脱胎于中国戏曲的舞蹈语汇,转而从古老的传统文化如中国书法、水墨画等汲取养分,并进而延伸到太极导引、内家拳术等领域,从呼吸、气韵和精神层面取法、融入舞蹈之中。《流云》是最早的以太极入舞的云门舞蹈,这部作品取法太极的肢体动作,用马勒的沉思曲做配乐,柔缓的舞姿与优雅的音乐融为一体,交织成一片宁静与净化。而《水月》的理念源于“镜花水月”,同时还蕴含了太极拳术讲究的“心静如皎月当空,气贯似河水潺流”的意境,展示道家有无相生,阴阳转化的哲学思想。在《水月》这出舞蹈中,刚柔并济的太极导引动作被转化为具有丰富视觉传达效果的舞蹈语汇,以丹田为中心发出的动作绵绵不绝,回环往复,舞者白衣胜雪,飘飘若仙,从丹田导气运身,将太极的阴阳、虚实、轻灵,节节贯穿的要旨,尽数融入或灵动如杨柳舞春风,明月照大江,或活泼如鸢飞鱼跃,水流云在的艺术美学之中,使人叹为观止(《云门舞集:用太极讲述舞蹈》《武魂 太极》2015年10月号)。反思当下的中国功夫演艺,一些人仅仅是把功夫演艺当作一种表演、一种商业、一种政绩、一种炫耀、一种点缀,而缺乏真正的热爱和投入。外在的“秀”无法掩盖内在的贫乏,热闹的打斗场面无法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艺术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共震,这可能是这些演艺作品在艺术和市场上失败的根本原因。而云门舞集之所以成功可能最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找到了自己的文化定位,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了与世界对话和交流的语言,找到了现代世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追求,找到了传统武术与现代人精神的深层对话密码,而且为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一直在探索、坚持、奋斗。正因为此,他们才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结语:少林与太极作为中国功夫文化的代表,在传播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目前,必须面对现实,找出问题,寻找突破的路径,在“转化”、“活化”、“创化”方面狠下功夫,真正让功夫文化亮起来、美起来,使之真正成为中原出彩,中原崛起,中国文化旅游“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作者简介:汪振军,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