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加快康养农业基地建设的路径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崔永伟 徐力兴 王蕾 发布时间:2020-09-01康养产业是新兴产业,康养农业基地是新的业态,在发展建设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解决好“人、地、钱”的问题,有的放矢,循序渐进。
一是科学编制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聚焦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编制康养农业发展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和针对性,避免简单罗列。根据特色农业发展和康养产业的特点,在发展好特色产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超前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挖掘当地康养农业发展潜力,保持政策、措施的持续推进。
二是加快完善设施条件。随着信息化和5G时代的到来,发展康养农业要充分考虑保证农村地区的便利性,同时提速乡村信息发展,在服务方面更加完备和完善。在基地建设中加快弥补农村服务设施的短板和不足,同时将人性、绿色、便利等基本原则融入农村环境整治任务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使其相得益彰。
三是加快人才培养。康养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兼具现代服务的性质,与一般的农业生产不同,更需要懂经营、会营销的人才。在互联网时代,要懂得借助新的营销方式对经营业务及产品加以宣传。应注重电商人才、新媒体运营人才及康养产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在当地与职业教育基地及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紧密结合,聘用专家定期授课,打造通俗易通、可应用性强的课程内容。同时定期组织本地的康养农业从业人员到发展好的示范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吸收参考良好的发展模式。
四是在用地方面需要做到高效、集约。针对当前的乡村用地问题,《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提出了基本的发展要求,指出主要在县域的范围内自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从而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提高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水平。同时有序开展县域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及“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创造良好的用地空间,同时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提供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为解决发展康养农业用地问题提供政策支撑,在完善规划的前提下尽量集约用地,改进康养农业配套设施,增强服务能力。
五是吸引多元投入。发展康养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亦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上的投入,因此需要改革创新思路,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同时进行思维转化与创新,改变以往采用财政资金的补贴性的单方投入形式,扩宽市场主体,广泛利用社会力量进行资金筹集和乡村建设。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参与性,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摘自《2019年中国康养农业基地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