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专家视点

陶丽等:金装国家机制下中国吉林省加大与俄远东地区合作对策研究

来源:皮书数据库作者:发布时间:2024-06-12

  关于吉林省加强对俄远东地区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多形式推介会,加强双边企业交流

  多年来吉林省与俄罗斯有关地方搭建和参与多个平台,包括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东北远东实业理事会等。中俄已经建立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域地方合作理事会、东北地区和远东及贝加尔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这两大区域性合作机制。另外,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地方合作理事会,在每年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活动来指导地方合作,这对引领各领域合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双方可进一步充分利用有关机制,乘势而上,切实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加强双方政府,包括非政府组织机构的沟通合作,政府在法律、政策、制度层面要发挥一定的作用;非政府机构包括市场化的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猎聘机构应该作为政府机构的助手。积极与俄滨海边疆区及远东其他地区的企业界建立更多的联系,双边的国际合作部门、经济部门,包括工商会应多举办推介会及洽谈会,以促进吉林省和俄远东地区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二)借助吉林省农业种植技术,加强双边农业合作

  借助吉林省农业种植技术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加强大豆、小麦、玉米、水稻品种繁育和种植技术的合作。要加强大宗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的生产和加工方面的合作,以优化中国的大豆进口格局。可以建立农业产业园,其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成为一个联合平台,进行相关的技术转让,这对双边未来产品加工来讲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产学研之间的联合,加强有关新的品种开发,共同利用对方种子资源开展相关的研究。构建国际开放实验室和研究团队,共同开展资源利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尤其要加强和大型企业的有效合作,共建种子生产繁育基地。切实加强与俄远东地区的科技合作,包括积极争取农业科研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建立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模式,扩大产业合作范围

  在俄罗斯联邦允许使用的所有药物库中,有28个国家注册,德国有58种注册药物,中国只有4种。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国医药生产,在俄罗斯只有8%的药品是在植物原料的基础上合成的。俄罗斯可以提供堪察加半岛和远东的原料基地,那里生长着独特的药用植物,而我方可以提供其传统的中草药生产技术,此领域合作必然能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目前,仅在莫斯科就有120多个中医中心,俄罗斯对东方医学,特别是中国医学的兴趣是巨大的。以中医药国际化合作项目为依托,拓宽中医药产业的合作范围,开拓以医带药、以药兴商的途径,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打造吉林省面向海外的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团队,提升云医疗的中医药服务水平,让中医药惠及俄罗斯及全世界人民,并加强与境外高水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开展深度合作,找到共同的切入点。联合相关专家打造海外远程医疗服务专家团队,推动中国传统医药成为增进睦邻友好关系、建立更加密切合作的纽带。

  (四)加强媒体分支机构建设,加大对外传播力

  吉林省与俄远东地区可以进一步提升媒体驻对方的分支机构,同时有效利用网上媒体资源,包括在一些新型的通讯社,利用俄中头条等有效的媒体合作平台,更加有效地以双方都能接受的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在对俄远东地区传播舆论中,要从整体上提高传播效能,在强化对外传播能力的同时,注意新的国际传播领域中的媒介属性的改变,将传播策略的重点转向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种渠道,构建新媒体矩阵,拓展宣传渠道,增强宣传效果。加强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建设,实现平台的正常化运作。在新媒体平台上,对国家政策和时事新闻,以更加专业和敏锐的眼光进行分析。同时,要注意时效性,关注国际国内形势,以简洁的方式传播主流价值观。重视跨文化融合,重视价值导向,当中俄民众在面临信息渠道乱无法辨别真伪时,要密切关注不同信息来源和同源事件的评价,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只有提前预判舆情方向,才能通过信息梳理还原事情真相。高度关注国际和国内、线上和线下、政府和民间等各种舆论导向,构建多元化的发声平台,并最终形成多方联动效应。

  (五)加强双边智库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育与交流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智库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智库的建设应该建立在对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吉林省与俄远东经济合作圆桌会议成效颇为显著,参加会议的人员除了学者,还有官员、企业代表、民间组织代表等,并在会议期间提出了很多在双边合作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会议为吉林省与俄远东地区搭建了多领域合作平台,并积极开展对接及推进工作。依托智库开展对俄人才交流合作方面的引导,在人才合作领域涉及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包括法律制度等跨境的人才流动,由于两国信息不一定完全对称,需要两国智库互相沟通,互相协作,互相引领。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发展,加强俄语人才的培育也愈发重要。俄语已经成为一种东北地区的区域性优势语言,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和使用复合型俄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保障市场需求。随着吉林省与俄远东地区合作的良好态势的发展,更应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全文参见《2024年吉林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您当前的IP是:222.128.151.74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