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作者:发布时间:2016-12-19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8日电(刘旭辉) 中国经济增速的底部在哪里,会不会突破6.5%的目标?在18日举行的首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给出了解答。林毅夫认为,持续下滑相当程度上是外部性、周期性因素引起的,未来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外部性、周期性等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从2010年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6年放缓。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深受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与世界经济下行有很大关系。
林毅夫列举了近几年世界上其他经济体的发展状况:金砖国家巴西在2010年的增速为7.5%,2015年为-3.8%,下滑的幅度比中国还要大;另外一个金砖国家印度,2010年增速为10.3%,跟中国的10.6%在同一个水平,2015年为7.6%,看上去比中国的6.9%高一点,但是印度同样呈下滑的态势。
能证明林毅夫观点的,还有所谓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的表现。新加坡2010年增速是15.2%,2015年大幅下滑至2%;邻国韩国2010年的增长速度6.5%,2015年的增长速度是2.6%,同样下滑,下滑幅度比中国还深。
林毅夫认为,这些国家不存在国有企业比重太高等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表现和中国一样,这说明都遇到了外部性、周期性的共同问题。
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消费疲软导致整个世界需求疲软。林毅夫表示:“从1979年到2014年,我们的出口增长每年是达到16.4%,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出口不仅没增长,而且还下滑了2.8%。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下滑了7.7%。这种状况下当然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已过去了五、六年时间,这种情况下没有新政策支持的投资项目,投资增长也随之下滑。
未来经济发展,要看内部增长动力够不够
林毅夫展望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时指出,总体来讲外部环境会相当不好,在这种状况下要谈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要看内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不是够。
“从内部增长来讲,就是我们中央在几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要适度扩大总需求。但是我们国内跟国外比较,是在扩大总需求的时候,可以结合着结构性改革。”林毅夫强调,尤其是要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去短板”结合。
林毅夫指出,过剩的钢筋水泥、平板玻璃等都是中低端行业,可以进行产业升级,而且升级的空间非常大。此外,还可以从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城镇化等方面扩大需求,而且这些投资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都非常高。林毅夫强调,这是“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跟外国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最大的不同点”。
扩大总需求的另一方面是投资需求。投资意味着需要钱,在这方面中国也相对有优势。“我们现在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7%,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超过100%,我们财政政策可利用的空间比其他国家大得多,可以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撬动投资。”林毅夫表示。
作为总结,林毅夫说:“投资跟消费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我相信可以达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平均6.5%以上的增长。”他强调,“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永远会是在30%”,因此,中国经济还会是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中新经纬APP)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您当前的IP是:222.128.151.74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