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专家观点

电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淘宝、 京东、 拼多多为例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于婷婷 孔锐 发布时间:2021-10-01

  多维度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一)技术加持:弥补平台技术漏洞,保障买卖双方互利共赢

  引入新技术加强对平台店铺的管理,使平台中店铺以及商品信息保持最大限度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在店铺准入环节,电商平台需要对商家设置明确的准入规则并严格执行,如果商家的相关信息不完善或不真实,则不能够进行平台入驻。在店铺运营期间中,电商平台应及时关注商家的销售及服务状况,建立相应的信用评级标准,使平台用户更加放心。需要严查商品服务信息,这一环节可建立店铺信息数据库,将店铺信息以及产品信息与数据库资料进行对比,采用主动防御检查、生物识别、人工智能取证等技术措施,检测和规避各种隐蔽的诈骗手段及行为。有很多商家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在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虚假宣传,导致宣传内容与实际商品信息并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应将商家列入信用评级考察,并主动要求商家对于产品信息进行及时更改,对产品信息进行系统介绍,尽可能让消费者多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

  电商企业还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个性化、人性化的线上服务,以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带来良好的平台购物体验。在线上问题答疑、售后等环节增加服务意识,提高用户满意度。同时在用户数据采集方面,平台应增加数据采集的透明度,将数据采集的范围和程度告知用户,并自觉尊重与维护用户的被遗忘权。用户发现平台管理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行为,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相关数据。

  (二)外在监督:增强参与意识,进行社会监管与法律政策约束

  电子商务领域的行业协会应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由于行业协会自身具有引领召集作用,可以多多举办相关的行业研讨会、高端论坛等。相关部门以及行业专家可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体系,以解决因消费者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法益侵害风险,从机制预防以及畅通维权渠道等方面减少消费者因平台售假造成的法益侵害,解决我国目前监管机制存在的滞后性问题。

  结合电商平台特点,相关部门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注意理论原则与电商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在借鉴实体企业社会责任以及规制机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适用于互联网场域平台经营者的税收征管、经营准入等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通过《反不当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等引导电商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0年10~12月,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家网络市场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印发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的通知》。从2017年开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每年联合开展网剑行动,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着力规范网络市场经营秩序。此外,作为社会的瞭望塔以及党和政府、人民的耳目喉舌,媒体应该积极履行环境监测的聚能,在正确认识自身影响力的情况下,做出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报道。并且,媒体各平台应该开放渠道收集公众的消息,进行核实之后予以曝光,保障公民的表达权,自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三)电商平台:加强自律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外在力量的监督与约束,终究不如平台的自组织性更加有效。一个企业的行为和每个职员的行为都息息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电商行业相关组织机构应积极推进诚信教育,强化问责机制,自觉维护商业伦理,要让社会责任理念贯穿于电商企业运营过程中。

 

  平台经营者作为信息的实际掌控者,掌握店铺、用户等各个平台参与主体的信息与数据,因此应当合理利用在信息、数据、网络等领域的能力优势来践行社会责任。一方面,既要发挥信息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也要为个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平台运营商掌握着大量的关于平台内参与者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对于相关市场监督机构和税收征管机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因此,电子商务平台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应当恰当地使用,除了配合必要的行政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需要外,不得擅自泄露商家的信息。电商平台企业占据有利的渠道竞争优势以及丰富的用户数据,具有一定的准公共性,因此需要履行一定行政化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协助行政机关履行职能。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电商平台就利用其平台优势以及强大的运输网络积极承担物资分发与配送工作。这一行为不仅体现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更使得电商平台在网民心中建构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平台在互联网电商红海中的品牌竞争力。

 

——摘自《中国新媒体社会研究责任报告(202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