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登录|注册

专家观点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及中国医改

来源:皮书数据库 作者:于保荣 刘彩 贾宇飞 史敏敏 发布时间:2020-06-01

  “互联网+医疗健康”对中国医改的促进作用

  一、提高了广大民众对医药服务的可及性

  1.方便了居民寻医问药

  截至2017年,我国“互联网+健康医疗”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223亿元,同比增幅43%,且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2.53亿人,年增幅为2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29.7%,网民使用率约32.7%。2016年远程医疗服务(包括远程患者检测、视频会议、在线咨询、个人医疗护理装置、无线访问电子病历和处方等)市场规模达61.5亿元,同比增长51%。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持续高速增长,规模达230.7亿元,同比增长118.5%。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移动医疗迎来突破性增长。

  2.优化了就医流程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互联网遍及就医的各个环节。在网络预约方面,患者可以通过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或官方网站了解预约专家的详细信息以及坐诊时间,通过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选择合适的专家、时间进行就诊,网络预约与医院内预约平台同步进行等。通过此种方式,患者可以在家里进行准确的自我健康评估与初步诊断,减少候诊及挂号排队甚至就医交通所需的时间。在移动支付方面,借

  “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及中国医改助移动设备微信、支付宝或自助缴费终端实现诊间支付或住院费用缴费,不仅方便患者进行支付,也为医院财务管理提供一定便利。智能导诊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或自动终端实现智能导诊,包括推荐合适专家、推荐适宜时段等。在排队叫号方面,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排队候诊的时间,优化流程。

  3.促进了慢病管理

  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整合为医保慢性病管理与疾病的预防带来机遇。慢性病高发与老龄化趋势加速了医疗费用开支的增长。参保人员慢性病管理端口迁移,将对慢性病的费用支付转移至对慢性病的预防,或成为实现医保费用使用精准化的突破口。

  二、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

  中国土地面积广阔且地域分布差异显著,医疗资源参差不齐且差异较大。优质医疗资源多集中于一线城市三级医院,而基层乡镇卫生院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设备、医护人员资质相对不足。而“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应用可以在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中实现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等形式实现远程医疗、诊断、联合会诊,来弥补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机构或地区的状况。

  三、提高了医保管理与治理的效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强调要关注“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社保、医药卫生等领域大数据的普及应用”。互联网与大数据在医保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医保开启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

  1.有利于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医保面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等问题,追根溯源,这些问题可归结于信息不对称性。大数据与信息化系统的引入能够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信息透明化,以促进各主体之间地位的平等。此外,以技术促进公平是一种客观有效的手段,居民、医疗服务方、医保方之间的信息门槛降低。

  2.提高了医保经办效率

 

  2019年10月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标志着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制定的完成。统一编码是医疗服务体系信息统一化的重要举措,信息的统一化有利于实现信息的无障碍应用,各地的医保经办业务可以相互兼容。从而可以推进异地就医,克服医保信息“碎片化”的难题。不同层级单位之间硬件、软件和医保信息数据库录入标准和保存方式差异化问题有望解决,有利于解决医疗及医保信息单位之间、地域之间的断层问题,实现信息共享。

 

——摘自《“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及中国医改》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010-5936726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3507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