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7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银保监会商人民银行按照风险可控、稳妥有序原则,推进信用卡行业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等创新模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不断探索线上信用卡业务,从而加速线上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和壮大。然而,线上信用卡在刺激了人们购买欲望的同时,过度的提前消费往往伴随着一些法律风险,因逾期引发的信用卡纠纷案件数量增多,这也对人民法院审理线上信用卡案件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
此类案件反映线上信用卡领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提前消费意识过强。线上信用卡主要通过网络、手机、电子柜台等线上方式申请,为持卡人申办信用卡提供极大便利,导致一些诱导超前消费、引发过度负债等不规范现象发生。
二是电子证据存证不足。电子合同、电子数据等电子证据具有易变、易改、不易固化的特点,部分金融机构取证固证不及时,导致信用卡纠纷案件举证不能或证明力不足引发败诉。
三是送达条款约定缺失。线上信用卡相关电子合同文本大多由各大银行总行统一制定,普遍缺乏相关司法送达地址条款,导致线上信用卡案件诉讼文书送达成功率和到庭率不高,严重影响诉讼效率。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开展线上信用卡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快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的重要尝试,线上信用卡纠纷案件必将越来越多,亦对金融审判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为了妥善化解线上信用卡纠纷,笔者建议:
首先,重视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公民特别是年轻群体的普法宣传,引导公民审慎开卡、量力支出。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增强持卡人自主防范和风险意识,防范和降低线上信用卡法律风险。严厉打击金融失信行为,继续加大失信“黑名单”的公开力度,使恶意透支信用卡的行为“无所遁形”,防范和降低线上信用卡法律风险。
其次,强化银行风险防控。加大线上信用卡业务风控管理,尤其是在客户准入、授信审查、额度调整和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风控,引导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金融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推动线上信用卡业务试点工作,鼓励银行提升金融科技含量和金融服务水平,合理应用新技术、新渠道、新模式不断优化信用卡服务功能。
最后,加强金融专业审判。提升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锻造一支既懂金融又懂法律的复合型金融审判队伍,妥善处理包括线上信用卡在内的各种新型金融纠纷案件。持续落实金融领域司法送达地址制度,推广电子送达地址,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当事人提供智能化的送达服务,最大限度提高送达成功率。完善电子证据规则,明确电子证据获取、固定、保全、公证与采信等,推动线上信用卡业务迈入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